第180页

果不其然在公告贴出去的第四天有人找到了楚言表明他想要报名参加,楚言在和他详细的介绍了所有的事情后,在双方都没有意见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就这样楚言出海的名单上有了第一个名字。

而有了一个人参加后,根据人们见不得别人发财的劣根性就可以得知在之后的几天里出海的名单上又渐渐地多了几个人的名字,一直到名额满额还有人来报名,可惜晚了一步。

人们总是这样失去了才会珍惜,本来那些可出海可不出海的人在听到名额满了之后便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报名,于是便想着能不能和那些报过名的人进行‘交易’。

这种情况楚言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为了已报名之人的安全楚言在一开始就说明了最后出海的人只能是他和他签合同的人,其他人一律不准参加,自愿交换的也不行。

于是等到了出海的那一天好多没有报上名的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次出海不顺利。

在出海的五个月后,因为时间有些长久所以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了还有一批人出海了。

而那些没有报上名的人也从一开始经常关注码头到几天关注一次,再到十来天关注一次,而在五个月之后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次出海的人回不来了,所以安插在码头的人基本都撤了回来。

只有那些参与出海的人的亲人们还会时不时的到码头看一看,只不过他们心里对于他们能够安全回来也不抱多大期望。去看看也只是存在侥幸的心理,总觉得万一呢,万一他们回来了呢。

就在亲人们再一次准备失望而归时,突然听到周围传来惊讶的声音。

“你们看那里是不是出海的商队?”

“哪里?哪里?我看看,哎,好像还真的是?你们看最前面的船上挂着的是不是咱们阑朝的旗帜?”

“真的,那就是咱们阑朝的旗帜!”等到确定后那人开始大声喊叫,“出海的人回来了!出海的人回来了!”

正要离开的亲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纷纷折回来,看着他们这段时间一直期待着出现的只存在脑海中的船只,他们眼里不禁冒出激动的泪水。

一直派人观察码头情况的楚言在接到出海的人回来的消息后也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往码头。

在楚言赶在码头的时候其他接到消息的人也都或派人或亲自赶往码头,所以等到出海的船只停靠到码头的时候码头已经挤满了人。不过虽然人很多但在楚言的管理下码头的秩序还算有序,并没有出现人挤人的现象。

在大家或激动、或嫉妒、或期待、或好奇的目光下甲板上终于开始慢慢出现人影。只不过他们的形象有些不太好,每个人都是胡子拉碴的,而且都是一副很是疲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