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爷。”
文钦闻言,也不再多做无用之态,随即同曹植一起向韩暨祭拜。
韩暨,字公至。
早年间,曾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了宜城长。再后来,荆州投顺之后,他转投了太祖皇帝麾下,历任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等职。
不过他直到将近七十岁,也才是一个掌管冶铁的小小监冶谒者,俸禄也只有区区六百石。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碰到了自己的忘年交,时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的曹植。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常常通宵达旦的畅谈。
韩暨钦佩于曹植的多才多艺和礼贤下士,而曹植则钦佩于他的敦厚高尚和任劳任怨。
在曹植的帮助下,已经六十八岁的韩暨,在官场上却遇到了自己的春天。从监冶谒者到司金都尉,再到司金中郎将,再到九卿下的实权属官尚方令,再到类同九卿的太中大夫,再到现如今的九卿之首的太常。
在短短五年之内,就从一个不入流的六百石小吏,到如今遥领正二品的太常。任凭是谁,也肯定会瞠目咋舌的吧。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几年的时光,让韩暨最少少活了十年。
改良好水排的那一年,他六十八岁,那时的他身材硬朗,口齿伶俐,而且疾步如风。可仅仅五年之后,便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而且重病缠身。
虽然这五年里,他与江陵王曹植一起,改良了数百年来一直用着的环首刀,但那也是他以自己的精血为代价,所换来的。
正所谓: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有所得必然有所失矣!
可也正是他改良了水排,使得冶炼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才有后来灭匈一战大胜的不世之功。也才有了后来的苗刀和陌刀,也才有了钟会率步卒两千,大败南中象骑兵和猛兽部队的壮举。也才有了世人对曹植“何曹子健多才邪?”的赞叹。
惜哉,韩公至!壮哉,韩公至!
那青史之上,必然会有他浓重的一笔。
大魏黄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六月二十三日。
太常韩暨,病逝于荆州江陵城,享年七十三岁。
曹丕闻听他去世的消息州府,十分悲痛。
半个月后,朝廷特赐丧服、葬器,谥号恭侯,并下旨追封其为司徒,以国礼葬之。长子韩肇,继承了其南乡亭侯的爵位。
从此,人间再无韩公至。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