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假冒太子公主皇妃的真是数不清,南宋和清朝就不说了,各种假太子假公主案件,最有名的应该是清朝杨起隆假冒朱三太子造反了。在汉昭帝时期有人冒充汉武帝时期自杀的太子刘据;南宋初年来到临安自称是徽宗第二十女柔福帝姬。更夸张的是南明童妃案,明朝官员和皇室逃到南京之后,立郡王朱由崧为帝,有童姓女子说是朱由崧的妃子,说朱由崧的东宫、西宫是某某,皇子是某某哥儿,一路上所有官员都不知道真假,恭恭敬敬的迎送,哪怕这个女子言语无礼,依然老老实实的送到了南京,朱由崧气疯了,你丫都是白痴,老子以前只是郡王,有个的东宫西宫!
世界的奇妙可见一斑,有时候照着历史抄写都能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我写447章的时候,其实想到的是2000年后,浙江某商人被“慈禧的女儿”诈骗了几百万的事件。这样脑子的人都能做商人,可见猪站到风口都能飞是何等的正确。
因为不想把大越的官员写的太蠢,有些束缚,这情节上反而远远的不如真实的历史有趣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449章 流求的天空
从杨轩感大肆寻找杨家亲属开始,杨家的亲人陆陆续续的冒了出来,竟然罕见的全家齐整。杨轩感笑得牙齿都要掉了,李子雄也是佩服无比,杨家到底是门阀世家子弟,隐姓埋名趋利避害的本事杠杠的。
“不该如此幼稚!”杨轩感的长子杨旭长叹出声,胡雪亭究竟是怎么看待杨家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况之下,杨家全体隐姓埋名才是最正确最慎重的态度。
“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杨旭语重心长,父亲和诸位叔叔姑姑竟然蠢得这么简单地道理都想不通,小心被胡雪亭一网打尽全家嗝屁。
“别以为大楚立国了,那只是大越的附庸而已。”杨旭几乎要怒吼了,胡雪亭作为司徒府中出来的人,任由杨轩感建立大楚怎么看都是因为不愿意被世人说反客为主,奴大欺主什么的难听言语,杨家切莫不可真以为可以与大越并肩了。
杨轩感瞅瞅一群孩子,个个都神色慎重,杨旭说得很有道理啊,附庸或者奴大欺主之类的词语当然不恰当也很难听,不论是大楚与大越,还是胡雪亭与司徒府都不是这种狗屎的关系,但是忠言逆耳,不说得夸张点一般人不会认真考虑。
“胡雪亭当是我司徒府大敌。”杨轩感的次子杨曦握拳,大业未定,今后怕是司徒府内部的倾轧了。
“凡事必须往坏的方向想。”杨轩感的三子杨昊认真的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提防总比没有提防好。
杨轩感眼角开始抽搐了,瞅瞅一群兄弟姐妹,杨轩纵杨积善等人脸色很是尴尬,有子女在现场的就拉住了子女关心衣服是不是穿的少了,要不要加一件,没子女的就赶紧整理衣服,在李子雄张须驼等人面前暴露了杨家后代的智商,真是让人颜面无存啊。
张须驼和李子雄比杨轩纵杨积善等人尴尬一万倍,登门做客遇到主人家打孩子,告退还是留下都尴尬。
“父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杨旭大声的道,以前与胡雪亭关系再好都没用,利益面前亲兄弟都会反目成仇,为了一套房子都会打出人命,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杨旭转头看了一眼眼观鼻鼻观心的张须驼,认真的解释:“张仪同万万不可多心,张仪同是我司徒府的核心,我司徒府绝不会猜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