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佘戊戌等人脸色惨白。
“难道……”庚质脚下一晃。
“啊,你们已经想到了。”胡雪亭微笑了。
“朕这么做,其实是因为它。”胡雪亭伸手指着头顶。一群大臣紧张又怀疑的看着胡雪亭,果然是因为不可测的力量啊。
世人研究胡雪亭的人生,越是仔细的研究,越是觉得不可思议。子曰敬鬼神而远之,说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这鬼神之流,其实在一群知识分子的心中是不大信的,毕竟怎么翻遍所有史书,都没有看到任何鬼神的实际记录,神话传说其实就是假话大话,根本不能当真。但胡雪亭以及石介的言行却一次次的刷新了他们对鬼神的判断,说胡雪亭和石介不是仙人,他们都怀疑说话的人脑子有病。
不是仙人,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剑破碎城墙和楼宇?
不是仙人,怎么在万众瞩目之下飞升天界?
不是仙人,怎么会不学无术,却写出了不朽的《格物道》?
以虞世基裴蕴庚质等人的眼光,只要三句话就能判断胡雪亭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四书五经怕是一本都没有读过,要是胡雪亭去考科举,以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作为填空题的“童生试”,胡雪亭是绝对过不去的,但就是这个文盲写出了让他们震撼到发抖的《格物道》。
胡雪亭若不是仙人,怎么可能写出《格物道》!
庚质更是对胡雪亭羡慕妒忌恨到了死。
“我辈读书,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太高大上了,每个读书人看了都热血澎湃,然后淡淡的忘到了脑后。读书人也要恰饭,也有物质追求精神追求,少玩这种假大空的套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这才是读书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追求,有此三立,都已经不朽了,怎么都比假大空的为万世开太平要实际了一万倍,夫复何求?
但这三立的难度很大。
立德那是只有圣人才能做的,万中无一都把几率说大了,从三皇五帝以来,读书人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有几人“立德”?就算把“诸子百家”都算上,也不过百余人而已,有几个读书人能够超越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几乎把所有不同的道都提到了,只剩下了魔道要道人行横道,但走这些道显然别说“立德”和不朽了,死一户口本都不稀奇。
次一等的“立功”实现的可能也非常的小,除非遇到了乱世,走运成为了开国功臣,否则想要在一个成熟的朝廷当中“立功”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当年张镇周一听远征东突厥,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捶胸顿足,恨不得与张镇周互换。以征讨东突厥的大功,张镇周足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