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薄愤怒了,距离太遥远,完全不知道啊!

会不会发生写了一首名留青史的诗歌,却被薛道恒或者某个该死的家伙冒名顶替了?王薄脸色发青,额头青筋凸起,太有可能了!

怎么办?王薄想到千古名诗被人盗版,甚至反过来打击正版,心中就五脏俱焚。

围观众人佩服的看着王薄,知世郎就是知世郎,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才气纵横!就连负手而立的姿势,都那么的帅!

“咦,知世郎动了!”有人惊喜的看着王薄嗖的弯腰,在地上捡起了毛笔,用舌头舔了干涸的笔尖,炯炯有神的看着诗稿。

“知世郎还有佳作!”百姓们惊喜了。

王薄闭上眼睛,无数个华丽的词句在心中流淌,该死的,怎么用十个字,写清楚他的姓名来历和形象啊?“邹平知世郎,身高八尺八”,还是“知世郎王薄,一身布衣裳”?为毛十个字写清楚自己的来历和特点,竟然这么难!

王薄镇定自若的脸上流出了汗水,不断地流淌到地面。周围的百姓屏住呼吸,不敢出声,唯恐打断了知世郎王薄的绝世佳作。

良久,王薄陡然睁开眼睛,眼中光芒四射,提笔在诗稿上,诗名和第一句诗词的小小的夹缝中,又加了两行小的不能再小的字。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什么和诗词主题不符合,五言成了七言,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写清楚了自己要去哪里造反,是谁写的这首诗,以及有钱和很帅气的穿着红色的衣服。

高大的形象越于纸上,还有比这更好的诗词?王薄绝对不信。

“哈哈哈哈!吾当名扬天下,流传百世!”王薄仰天大笑。

……

县衙中,一群官吏愁眉不展。

“圣上要求我们提供粮草,你们说,是提供,还是不提供?”县令严肃的问道。一群官员焦躁无比,只觉这个问题艰难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