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啊,大家都赶时间呢,哪里有空吃顿饭什么的。”李浑道。胡雪亭到扬州来,只为了看看扬州或者淮南道有没有能力接受大量的流民,减轻丹阳的压力,若是李浑没有办法,胡雪亭就会亲自出手,任劳任怨的做淮南道行军总管衙署的幕僚,指挥淮南道各地安抚流民。
“但是,淮南道自己有办法消化流民。”李大小姐有点懂了,胡雪亭见不需要她出手,这才回去了。
“不,恰恰相反,淮南道没有办法消化流民。”李浑惨然道,真是狗屎啊,怎么都没有想到最近大随朝越来越糟糕,不论是江南东道,还是河北道山东道,竟然都有流民造反,不少人向外迁徙,纷纷赶往淮南道,淮南道不但要承受原本计划中的北方百万流民的压力,还要承受忽然增加的南方流氓压力。
“只准备了一桌子菜,忽然来了两桌子客人,哪里搞的定。”李浑深呼吸,扬州,丹阳,淮南道,将会爆发极其严重的粮食危机。
“我李阀精英辈出,淮南道地大的很,肯定没有问题的。”李大小姐安慰着。李浑沉默不语,没告诉她,这忽然增加的江南东道河北道山东道流民,一万分的不符合官场惯例。
哪个县令会任由辖区内的百姓四下逃荒?严防死守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放任流民南下,而且这么诡异的一齐向淮南道而来?
李浑认为,这背后,一定是有人在驱动和指挥。只是,究竟是杨広,还是各大门阀?
……
鱼俱罗站在城头,看着百姓们嚎哭着,企图进入关卡,却被厚实的石头墙壁拦住。
“继续南下,去淮南道!”有士卒大声的叫着,不断地驱赶着百姓南下。
“淮南道有吃的,有银子,去了那里就能活下去。”有士卒叫着。
“丹阳县东西多得吃不完,红烧肉大米饭吃一碗,倒一碗。”又是一个士卒大声的叫。
百姓们继续嚎哭,淮南道再好,距离实在太远了,而且一路上所有的州府都不肯接受他们,只是这么说,谁知道是真是假。
“官老爷,开了门吧,我兄弟就在徐州!”有人大声的哭泣。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徐州人,我只是回家啊。”有人牵着妻儿的手,用徐州话大声的叫嚷。
“我有银子,我不需要官府救灾,让我进去吧。”有人挥舞着手里的钱袋。
关卡上,鱼俱罗悲凉的看着他们,放进来了一个,就代表放进来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