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县,岚记商号内。

“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佘戊戌对粮商们道,粮商们微笑,谁都明白谣言之下,淮南道人口会大涨,粮食会吃紧,价格有可能要暴涨。岚记的背后是丹阳公主,承担着全县人吃喝的问题。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几个粮商微笑,少少的卖岚记一些粮食就好,然后借机要一些胡雪糖的份额。

“你们不卖,我们也不在乎。”佘戊戌板着脸,一点笑容都没有。“以后各位千万别踏进淮南道,否则只怕会少一些东西。”目光不断地在诸位粮商的脑袋上瞄来瞄去。

听到这么直接的威胁,粮商们这才微微的变了脸色,想起李浑和胡雪亭都不是讲理的人,想要囤货居奇,多半会人头落地。

“怎么会呢,我们有钱赚,自然会大量的运粮食来。”有粮商就笑了,最近几十年风调雨顺,仓库里有的是粮食,李浑和胡雪亭想要管那些没饭吃的流民,关他们事,不用运到关中去,省了路上的运费和风险,其实并没有少赚多少钱。

“大米,蔬菜,只要能吃的,运得过来,丹阳县和淮南道全部都要。”佘戊戌道,翻看胡雪亭传来的目录,里面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购买的东西,布料,棉花,农具,应有尽有。

“唉,这要多少钱啊。”佘戊戌叹气,这银子真的像流水一样的花出去。

“不行,想和我丹阳县做生意的,价格必须再便宜一些!”佘戊戌点亮了讨价还价技能。

丹阳县的一个角落,张晓刚正在指挥百姓们建造粮仓。

“这围墙要高,要厚,要是遇到贼人烧了粮仓,我们都要饿死。”张晓刚大声的道,总是嫌弃土墙不够厚。百姓们用力的点头,这粮食的事情没有小事情,必须处处小心。

“还要挖水井。”有人道。

“多安排箭塔,外面再安排鹿角!”有人出主意道,必须用最严格和最高的标准建造粮仓。

……

并州道。

“运送大批的牛马去淮南道?”几个将领看着杨轩感亲笔的公文,吃了一惊,什么时候小小的牛马生意,竟然需要大公子亲自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