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点头,只要胡雪亭留在洛阳,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能发现这一点。他负手身后,看着空荡荡的皇宫,悠悠的问道:“你今日刻意带我来看胡雪亭的底细,又是为了什么?”
……
胡雪亭在民部的第一份公文,放在了民部尚书斛律孝卿的面前。
民部尚书斛律孝卿皱着眉,看着歪七扭八的字,抬头看了一眼胡雪亭,你确定这不是你喝醉酒以后写的?还有n多的错别字!至于语句不通,那已经是次一级的事情了。
胡雪亭一脸的淡定,嫌弃字差?没关系,明天带小秘书佘戊戌上班,让她写。
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叹了口气,拿起一支笔,在公文上画圈,涂改,花了半天时间,终于改好了错别字,这才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你想把这百十万人赶到淮南道去?”斛律孝卿刻意加重了“赶”字的读音。胡雪亭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你可知道,这些人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的遗孤?”斛律孝卿提高了嗓门,恨不得整个民部衙门的人都听见。
胡雪亭一直打着主意的,高颖哑谜中的百十万人,是跟随杨広远征高句丽的三十几万将士的遗孤。三十几万将士战死,留下百十万遗孤,该如何处理?就算所有大军阀都有遗孤院,也无法消化这百十万将士遗孤。
看似很有保障的遗孤院体系,说到底,其实也就是各个卫军中的军官或者有杰出贡献的士卒的家人才有的待遇,更多的普通士卒永远无法享受到遗孤院。
这百十万将士遗孤就成为了大随朝廷上下的心病。不管,百十万人或者饿死,或者成为盗贼,或者进入娼门;管,朝廷有心无力,哪里去解决百十万人的生活?
只能装着慷慨,给了一笔抚恤费用。只是,这薄薄的抚恤费用,又对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有多少帮助呢?只是多吃了几顿饱饭而已。
斛律孝卿打心底里高兴胡雪亭能够解决这百十万将士遗孤,可是,又坚决的不能和“驱赶”,“强制迁徙”等事情沾边。这种公然亏待将士遗孤的行为,已经不是被人戳脊梁骨的问题了,肯定被御史台弹劾,直接罢官。要是有人挑动,杨広说不定还要装出愤怒,“汝岂可如此对待大随将士的遗孤,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然后直接砍了他。
斛律孝卿必须让所有人知道,这件事和他没关系,只和臭名昭著的胡雪亭有关,他满怀期待的看着胡雪亭,只要胡雪亭随便说几句,“为了百姓活下去,我只能这么做”等等的话,他立刻大骂胡雪亭几句,然后勉为其难的就答应了,反正胡雪亭虱多不痒,再背几个黑锅也不怕。
胡雪亭眨眨眼,清清嗓子,在斛律孝卿充满鼓励的眼神中,道:“斛律尚书说得有理,下官错了,立即改正。”嗖的就把公文抢了回去,随手撕了稀巴烂。
斛律孝卿张大了嘴,幽怨的盯着胡雪亭,喂喂喂,你再努力一下,我就答应了啊,真的!你为毛就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