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话】
s:20181010 18:38修改错字。感谢读者“佘不同济”捉虫。
第74章 没看见能力,只看见作死
大随淮南道行军主管张镇周收到了加急报告。
“……查获丹阳主簿典史巡检等上下官员十三人,吏员二十八人,巡检司兵丁一百零五人,密谋造反?”张镇周目瞪口呆,胡雪亭在丹阳县上任才两天两夜啊,就闹的这么大,久闻胡雪亭会折腾,打死也没想到会折腾到这个地步。
“早就知道她不会安分。”宾客撇撇嘴,胡雪亭这个人脑子有病,所有事情不能以常理度量。“她根本不考虑后果,只管眼前,一点长远打算都没有,更不懂任何政治手腕,什么妥协,什么暗示,什么曲线,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拿把刀子砍砍砍。”
张镇周点头,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胡雪亭,但只凭眼前这件狗屎的超级大案,就知道果然是神经病。白痴才会信一个小县衙的上下官员一心谋反呢。
“她就不考虑朝廷的看法?”张镇周真的不理解胡雪亭的思维,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上报这种直接通天的大案件,都会考虑到朝廷一定会细细核查,一旦被查出问题,比如谎报误报什么的,胡雪亭只怕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就算没赔上自己的人头,起码也要赔上自己的前程。
要是张镇周与胡雪亭易地而处,张镇周甚至未必会上报。以为辖区有人造反很光荣吗?很容易被有心人弹劾“官逼民反”,“苛政猛于虎”,“施政不力”等等罪名,而且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你丫的下级都要造反了,你敢说没有管理责任?
再说朝廷细查“造反大案”,肯定要从严追查牵连官员的详细情况的,哪个官员,或者哪个人类,能够经受得起详查到几点吃饭,几点拉屎?你看多少明星微微一查,人设立马就完蛋了。朝廷细查之下,本来没事,多半也会查出事情来。
只要能压下去,自然是悄悄的压下去的好。所谓瞒上不瞒下,就是如此。
“换成我,定然只会向知府检举他们集体侵吞官仓存粮!”张镇周道,一来这侵吞官仓存粮的案件多半是真的,不怕上头核查。不然那丹阳县仓曹吃饱了撑的火烧粮仓,给自己背黑锅。二来侵吞官仓存粮依然是死罪,照样可以干掉丹阳县衙内的一大批人,就算侵吞官仓存粮只是仓曹一人所为,主簿等人也要承担责任,贬职外迁到更荒僻的角落守水塘都是走了大运了,搞不好要一撸到底。三来一上任就查到了侵吞官仓存粮的大案子,那是超级能力的体现,今年的考评立马就是一个“优”字。如此一箭三雕,四平八稳的道路放在眼前,脑子有病才用虚无缥缈的“造反”罪名。
“集体侵吞官仓存粮,多半还会影响知府的考评,借此机会,与知府交易,在公文上加一笔‘在知府的领导下’,保住知府的利益,换取知府的支持,以及整个郡府内的诸多资源,安插自己的人手。不用几年功夫,这丹阳县很有可能就姓胡了。”张镇周继续道,只写了一份公文,就搞定整个丹阳县,郡内名声还特别的好,面子里子都有了,简直是最佳选择。
“她没有那个脑子。”宾客斩钉截铁的道,他实在是太了解胡雪亭了,这个家伙只想杀杀杀,然后一劳永逸,丹阳县成为胡雪亭的一言堂。
“一言堂?怎么可能,以为朝廷会任由主簿典史等人都空缺着?”张镇周嘲笑几句,有些明白了,胡雪亭其实就是一个熊孩子,没什么脑子,自以为是,以为全世界都围着她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事情完全不知道后果,只管自己心情爽,偏偏又有熊家长护着,从来没有吃过亏,动不动就“我爸是李刚”。
“嘿嘿,老夫只要小小的动一动手指,胡雪亭只怕人头就要落地。”张镇周冷笑,家里不教熊孩子做人,社会分分钟教熊孩子做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