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抬轿子的动起来,吹唱的跟上,将动静闹大些,免得邻居们不知道他们家发生了什么事儿。

早晚要知道,那就闹吧!

裴家这喇叭一吹响,虽是入夜,却还是惊出不少人来。

“这是怎得了?轿子里谁呀?”

“呦,难不成将你们三丫嫁了?那也不对啊,三丫这么小……”

“不是真将大郎送入赘去了吧?”

宋金山和宋寅山只能拿出文书,开始解释:“早先大家伙也听说了,裴家的孩子短命,这会儿可能也活不长了,您瞧瞧,这裴家都写了文书特地请求咱家老爷子,老爷子虽然舍不得,可也觉得亲家断子绝孙太可怜了,咬着牙,将人送去吧,就当做是冲冲喜……”

“是啊,虽说这孩子送走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了,但……这孩子整日念叨着裴家好,如今裴家出这事儿,裴老二忧心的都老了二三十岁,咱们那里还能忍心?”

大家伙听了,都十分唏嘘。

有些认字儿的提着灯笼看过文书之后,也不停叹息。

“你们宋家真是情深义重啊,早先还以为你们和裴家关系不好呢……”

“裴家做事虽然有些问题,但我爹也没法子,谁让这两个孩子相互欢喜呢?做长辈的,不好棒打鸳鸯,如今裴氏肚子里都怀了孩子,裴家想让她回家支撑,那总不能让这两孩子和离吧?咱们宋家愿意后退一步。”宋金山又道。

这些话都是宋缨教的。

当然,最近他铺子里,也稍微长了些口才,所以将这话说出口的时候也不显得太过呆板。

宋金山口碑好,他的话,无人不信的。

当夜,宋显入赘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不少人虽觉得宋老根傻,但想到那是他珍爱的孙子,也不得不又赞叹两句: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