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于是苏识晓大手一挥, 让工部成立专门的实验小组,研究火器火炮, 经费管够。

同时安宁、宛城、刺桐城、宣远城、原城、蚌城五个城市作为经济标杆率先实施三年义务教育。

有了钱, 下政令的时候下笔带风。

同时那些被带回来的农作物, 已经被户部的农官当成宝贝的供起来了, 尤其是橡胶树,已经移植到了常年温度较高,排水也良好的沙质肥沃土壤, 并且光照足且湿润的地方去了。

橡胶树可真是个宝贝, 只是可惜要过几年才能割胶,不过西瓜,黄瓜, 西红柿, 芝麻, 大蒜不用等几年,她可太馋了。

终于能吃到人间美味西红柿炒蛋了。

这次跟船的船员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奖金,其中关六更是被公费送去读夜校,这样的语言人才,日后不管是搞外交还是搞贸易,都是很需要的。

呵,自己一定要让华朝当世界老大,让那群外国人狠狠地学习中文,让他们考中文四六级。

-

又是一年深秋,随着安宁、宛城、刺桐城、宣远城、原城、蚌城作为经济领先的城市下发了三年义务教育的诏书,不少他城的太守气的直跺脚,尤其是竹兰城与吉城还有的太守。

安宁、宛城,刺桐之类的城市他们确实也超不过,人家是最开始就在女帝治下的,经济发展的自然好,但是原城、蚌城、宣远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怎么他们就能做三年义务教育的试点城市呢?

竹兰城的太守气到喝了三杯茶,咬着牙说道。

“怎么原城就比竹兰城先进行了义务教育的试点了,论经济我们明明差不多!”

竹兰城的太守只能安慰安慰自己,但是怎么想都想不过,三年义务教育能让这些试点城市多出来多少人才啊,有了人才他们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竹兰城就会被拉开差距,如此下去。

竹兰城岂不是要从帮扶别人变成被帮扶的对象了。

而这些城市的百姓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刺桐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