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高惜的话缓解了赵宜的尴尬,他上前坐在矮桌上。

“这里的阳春面十分好吃,又便宜,高刺史与赵太守也与我吃一样的吗?”

曲流都这么说了,赵宜和高惜只得点点头。

出来招待他们的是两个小朋友,一男一女,瞧着也就六七岁大,他们熟练的给赵宜三人摆上洗的干干净净的陶碗与木筷,由于赵宜穿的太过光鲜亮丽,在给他摆碗筷的时候,小女孩生怕自己弄脏了他的衣服。

待两个孩子走后,曲流看了看那两个孩子。

“女帝说以后每城都必须要有一个小学堂,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也可以读书了,而不是麻木不仁,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

曲流这话说的太过直白,赵宜一时不知道怎么接。

高惜却是依旧笑着说道。

“女帝仁慈,怜悯众生,能看到世间疾苦。”

赵宜也接话道。

“如此甚好,将来我华朝若是做到人人读书,人人明事理,何愁国不强,怎么会在北凉受奇耻大辱。”

曲流一听赵宜提到使臣出使北凉一事,严肃的表情终于也带了一丝恼怒。

“考试之前我与安宁太守越先,宁州刺史月如霜相谈过几句,我十分认可他们所说的几句话,是陛下教与他们的,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从前就是太弱了,北凉才可以肆无忌惮的羞辱我们。”

西楚使臣在北凉受辱一事其实带来的影响远比楚帝想象中的要大,尤其是使臣回国后,楚帝什么都没有做,而是老老实实的忍了下来。

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倍感羞辱。

高惜依旧是带着笑,不过眼神却锐利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