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刚贴出来的粮食标准是,婴儿每月两斤,少儿三斤,儿童五斤,成人十四斤。孩子的供应粮没大动,只成人的往下调了四斤。

“哎,粮食本来就少,如今可怎么办吆?”领了自己家的供应粮之后,也是忍不住的叹息。

“回去熬粥喝,先熬过去再说吧!”

“饿不死算完!”

虽然临近年关,但大家的心情也是逐渐低落,就算是赶年集,也不见人气。但枣阳镇粮站还是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在赶年集的那天,粮站贴出公告,一家半斤玉米面,三两带皮的花生,一斤苜蓿团子,还有五斤苜蓿。这个苜蓿还是洪军专门托人才拿到的,好歹可以补贴点,关键时刻也可以救命!这次都是以家为单位,而发放时间也在发放布告的第二天。

很多人看到公告后,连集也不赶了,直接回去袋子来排队,现在买到点吃的,多难啊!万一轮到自己就没有了,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哪怕价格比平时贵了一倍,也有大把的人来买。

知道大家心急,所以粮站天刚亮就开门了,门前都是姿态各异的等着买粮的居民。

?

第六十一章

“大家不要挤,不要挤,肯定让大家都买上!”粮站的工作人员刚打开门,随之而来的人流差点没把人挤倒。其他人也赶忙出来维持秩序,用大喇叭大声呼喊,让大家排队,要不然就不卖粮。

吵吵闹闹了近二十多分钟,才终于排成三条长队。因为粮食紧缺,大家都对重量尤其敏感,粮食可以不太好,但是称一定要给够。所幸,大家在站长洪军的指示下,称宁愿多但一定不会少,所以大家还是满意的。这也是年前最后一次供应粮食了。

等大家买完粮食离开,今天来粮站帮忙的临时工们也收到了早先应承的粮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等明后两天,大家清点完粮站的物资和账目之后,除了值班的人选,也就都放假了。

作为粮站的员工,年终的福利还是不错的,两斤鸡蛋,两斤猪肉,两斤白面,五斤玉米面,十斤黑面。除此之外,还有剩下的一些苜蓿团子,也给大家分了。

到年底了,虽然大环境不太好,但看着还是比以前喜气了一点。以前父子两个过年都是在城里的小院子,偶尔也会和张掌柜家一起过年,但今年张建军还是决定和张小军一起去青山村赵大山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