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春节,还是父子两个人过,虽然张小军已经不是小孩子,张建军还是给买了小ao仗,过年嘛,就是要听点响。听着收音机,吃着自制的小零嘴,父子两人的年虽然不是那么热闹,但依然温馨有爱,而且,张建军知道,未来的几年里,日子都不会多么轻松了。
“自打今年开春,只零星下过三场雨,地都没完全湿透,我看夏粮够呛。”张大柱从村子回来后,直接来了张建军这里。
“站长前两天还说要降低每月的粮食标准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得为以后着想,吃不饱,但也不能饿死人啊!”张建军知道这只是开端,但也得未雨绸缪,随即便和洪军商议,向上级请示之后,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一个星期之后,粮站的粮食标准出炉:婴儿每月粮食两斤,少儿五斤,儿童七斤,成人二十斤,比之前少了许多,一时间有许多抱怨声传来。本来每月领的粮就不怎么够吃,这下子一家人连喝粥都不够了。不过,经过细致的劝导后,抱怨声就小了下去,总不能现在吃完了粮食,以后都没得吃了吧!
“ 今天就只有这些了,将就吃吧。!”靠近枣阳镇粮站的机械厂筒子楼宿舍的一户普通工人家,女主人枣花将今天的晚饭端了上来,除了三个窝窝头,其余的都是粥,米粒少得可怜。
“妈,我们就喝这个啊?撒泡尿就没了,一点都不当饿,我要吃窝头。”才刚七岁的儿子小虎不想只喝米汤,直接伸出小手抓向窝窝头。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那是给你爸的,他干的可是重体力活,不吃点粮食,咱家的顶梁柱倒下了怎么办?”枣花直接拍点孩子的手掌,把窝窝头拿的又远了一些。
“给他一个吧,看他那可怜样儿,我也吃不下去。怎么了,粮食又没了?不是才刚领完粮食吗?”男主人回来走到门口,恰好听到母子两人的对话,便上前把窝头给了儿子一个。
“哎,这粮食又少了,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还多,再不算计着吃饭,等到了月底,咱们真得喝西北风了。”枣花儿也不是后娘,当然心疼自己的亲儿子,可是这不是没法子吗?
“可真是要命,还好厂里还有点补贴,不给钱,直接给粮食和鸡蛋,虽然不是啥细粮,可也总比没有强。今年眼瞧着比去年旱,粮站估计也难做。不过话说回来,去年的时候要不是粮站得力,咱们冬天就领不到粮食了,不像现在这样还能细水长流的领一点。”男人把自己的补贴票交给枣花,等到月底到厂里就能直接领到东西,不用再花钱去买。
“我听说镇子东边有条小巷子,早晨三点开门,五点关门,据说那边有粮食卖,不过是平常价格的四倍,你说我们买不买?”等到只有夫妻两人的时候,枣花直接提起这件事,那条巷子也就是所谓的“黑市”了。
“你先别动,等我先打听打听。你抽空把钱准备好,要是其他人也去的话,咱们也跟着去,人多好说话,谁知道会不会黑吃黑?到时候咱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虽然贵了点,但粮食什么时候都不嫌多,现在从粮站领的粮食只能吊着命,根本不够吃,只能另外想办法。
“还是当家的想的周到,到时候联络好了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而这样的对话也在东海城的不同角落响起,只有家里有一点余力的,都想着多弄点粮食。
除了这种想买粮食的,还有那种积极想办法种粮食的,有院子的在院子里种,没条件的弄个女框子撒上土,种点土豆蔬菜的,就算不能完全成熟,那也总比没有强,真到了那一步,也是可以救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