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五十六章

像是蔡师傅夫妻,王大槐夫妻家里都有亲戚是农村的,自从在报纸上看到新闻之后,都往亲戚家里递过信儿,希望大家可以进行物资交换,可惜却迟迟没等到答复,弄得两家人都对亲戚家有了怨言,只是他们不知道的事,亲戚那边也是有口难言,家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粮食,怎么跟人家交换?

粮食产量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因为钢元帅来了,一切都得为它让路。

“指示就是这样,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我会担任炼铁小组的组长,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炼出好的钢铁,为祖国献礼!

这次,咱们粮站的工作人员几乎都需要出动,但考虑到实际情况,粮站需要留下一到两人值守!”在粮站的工作人员会议上,洪军宣读了上级的指示,然后布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站长,我愿意留下!”在静默的气氛中,张建军主动举起了手。在洪军刚才询问谁愿意留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出声,一直到张建军打破了寂静。

“张会计,您这是不积极响应上面的号召,思想有问题啊!这种时候就应该一往无前,怎么能缩在大后方呢?

再说了,您没看到那报纸上说吗,现在都亩产五千斤,上万斤的,哪用得着咱们在这儿看着?就算每个人多长一个胃,那也是吃不完的!”站长洪军还没表态呢,验收员王大槐就跳了出来。自从上次积极参加“除四害”运动被表扬之后,他跳出来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且坚决拥护上级指示,跟着指挥棒朝前走,不回头。

“王验收员如今给别别人扣帽子是越来越熟练了,以前还真是没看出来,深藏不露啊!”张建军先怼了一句,因为之前他就开始找自己的茬,因为事情不大,张建军也就没计较,哪知他现在越来越过分。

“第一,我留下是为了粮站的运转,因为人少,工作肯定不会轻松,可不是因为活计少,贪图享乐才留下的。

第二,虽然各地报道的粮食产量奇高,但是却不能忽略一点,那就是我们这儿不是粮食产量最低的市,也不是最贫困的市,属于中不溜。而且这两年也没遭受过自然灾害,就算是粮食充足,那最先的一批也肯定不会送给我们。

还有,就算是有粮食,大家想想能运输粮食的车辆又有多少,难道还要靠人推着手推车去运吗?这也不现实。所以。我建议,在大量的粮食运抵之前,咱们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等到粮食运到之后,就算是顿顿大米馒头的,谁也说不出个啥!

第三,大家在前面冲锋,我得在后面给大家做好后勤啊,体力消耗那么大,难道还不得吃点好的吗?”张建军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一部分人心中依然不以为意,但大部分人还是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