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年向来不是个嘴软的。
他放下筷子,看了那书生一眼。
张口就是一首词。
这首词韵压得极好,用词考究、不落俗套,并且格调很高。
书生们不是想醉卧沙场、金榜题名吗?
蒋年写的是,化酒为霖,滋润万民。
根本不用判定谁写得好,蒋年一开口,高下立断。
场中众人哗然,这词不得不赞,但这是蒋年写的,他们赞不出口。
那个书生脸色发红,手指着蒋年:“定是你提前写好的!”
蒋年微微一笑:“多谢。”
这个多谢,把书生气的几乎呕血。
这就是蒋年让人不喜欢的地方。
牙尖嘴利。
一句“多谢”,让书生那句“提前写好的”成了明晃晃的妒忌之语,一点面子都不给。
蒋年吃饱了,也没吃亏,很是尽兴:“诸位兄台,不如回书院?”
没办法,凭才气,谁都打不了蒋年的脸。
若要下蒋年的面子,只能靠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