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那本农桑书上,关于庄稼的时节,他都像模像样地写了一句:“依吾之见,七月不妥。”
然后洋洋洒洒一大段。
里面写到了土壤的干湿,还有下雨日子的多少,很明显是认真思考过的。
红婆很是敬重两位主子。
少爷小姐都识字,这可是不多见的书香人家。
每次晋恪读书时,红婆干活的声音都会小很多。
有一天,晋恪在屋里看书,红婆伸头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伸了头过来。
晋恪放下书,叫住她:“红婆,怎么了?”
红婆瞅了瞅书,终于开了口:“家里针线没了。”
蒋年的青衫袖口缝线裂开,必须要缝上了。
晋恪从自己的枕头下,拿出了一个小荷包。
这个荷包是蒋怜的。
起初晋恪并不知道,但是一次睡中,这荷包硌了晋恪的头。
里面有几枚铜板,还有几个银瓜子。
磕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