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那人转头问其他人。方才开开兴兴的准备南迁的众人个个脸色阴沉,偏僻的用来流放犯人的敦煌,在李建成大周朝的内讧之中都毫发无伤,难道会在杨広的手中倒了大霉?

“老办法,躲到地洞中去。”有人淡淡的道。被流放的贵胄的危机感超过了所有人,居安思危,留退路,躲兵灾,存放粮食那是所有贵胄的共同的秘密。哪怕李建成到了敦煌,也只看见一穷二白的敦煌,不知道敦煌的地底有大量的粮食,甚至不知道他们这些敦煌百姓。

众人微笑着,蠢货!

能够在李建成面前躲起来,那是因为李建成不知道敦煌的具体人口,以为兵凶战危,敦煌土著跑了十之(八)九,没有在敦煌大肆的搜索。眼下杨広的御林军士卒们占领敦煌许久了,早已对敦煌有多少人了如指掌,怎么可能无视一群人消失呢?只要御林军发现人数对不上,还都是一些以前的贵胄子弟,立刻就会怀疑是逃走了还是躲了起来,考虑到四周是黄沙漫天,又都在御林军的控制之下,几乎无处可逃,那躲起来的可能超过了九成,御林军只要用心一搜,保证一网打尽。

“留下一部分人,其余人跟着杨広南迁。”某个人厉声道,恶狠狠的看着周围的人。“又到了我等生死存亡的关头,我等没有其他选择。”

众人慢慢的点头,少几个人不会是问题,别说御林军不会为了少了几个人大肆的搜索,就是猜到了他们留下了部分人,也不会因此翻脸。

“细细想来,此次南下祸福难料,我等留下部分精英,看老天爷的意思吧。”某个人道。敦煌的一群流放贵胄当中,南北都有,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南方,想到南方的潮湿天气就发抖。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是封闭的巴蜀,也比荒凉的敦煌更有潜力,跟随杨広南迁很难说是不是一次机遇,把所有精英都留在敦煌同样是极其愚蠢的。

众人缓缓点头,真心看不清局面。

“唉,在天下大变之下,我等终究是蝼蚁啊。”有人看着天空,还以为到了敦煌之后终于可以做一个以前看不起的土皇帝了,没想到一个个大佬告诉他们,蝼蚁就是蝼蚁,只能任人宰割。

“记住,留下来的人谁也不投靠,老老实实的待在地洞里,绝不要妄自出头。”有人叮嘱着,杨広率众南迁,这敦煌或者说这天下究竟是谁的,他们这些被局限在敦煌消失不灵的人自然是不知道,但不论是谁都难保是不是昙花一现,或者更明确的说是“误上贼船”,多几次东南西北迁移,留多少精英都不够死的。

一个月后,空寂无人的敦煌的几个大宅子的地下,一些门阀精英小心的保持着安静,任由地面上怪声怪气的突厥语透过传声筒进入地下。

有人悄悄的打着手势:“突厥人!这是突厥人杀入中原了?”

其余人同样打手势回复:“说不定又是一次五胡乱华。”

“唉。”一群人默默的叹气,没有离开地道与外头联系真是太英明了。

“我们只管躲在下面,下面的粮食够我们吃好几年的呢,等到外头风平浪静再出去。”一群人淡定无比。

……

胡雪亭没在敦煌多做停留,稍微修整之后继续向东,一口气到了天水,一路上不用专业的探马查看,只要有眼睛的就知道有无数的百姓向南去了,向南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破烂鞋子和篮子。

远处,数十个大散关的骁骑卫探马远远看见了突厥大军立马掉头就走。

“不用逃,我们是自己人!”突厥士卒大声的喊着。

“突厥白痴!”大散关的骁骑卫探马鄙夷极了,以为会说几句洛阳话就是自己人?你丫身上的突厥人服装都没换!

一群突厥骑兵在后面猛追,数十个大散关的骁骑卫探马拼命的逃。

“不要恋战,必须回去告诉圣上,突厥人杀过来了!”骁骑卫探马们大声的互相提醒着,看模样仅仅是突厥人的先锋就有数千人,后面只怕有十几万突厥人杀进了陇西。

“怪不得杨広跑了!”某个探马大骂,引狼入室!

大散关转眼就在眼前,关卡上的人见了有突厥骑兵追赶探马,毫不犹豫的吹响了号角。

“突厥人!”杨轩感大怒,垃圾突厥人都敢杀到关中了,中原人颜面何存?

“儿郎们,跟我杀出去!”杨轩感厉声道,立马要率领一千骁骑卫骑兵出城。

“呜~”号角声在大散关外响起。

“咦!”杨轩感一怔,这是骁骑卫的号角。他仔细一听,号角声竟然是从突厥人的队伍中传出来的,立马就悲伤了:“想不到我骁骑卫中竟然出了叛徒!”要不是有叛徒,突厥人怎么懂得骁骑卫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