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纯找个稍微靠谱点的势力投靠,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哦,那你觉得为父可以投靠谁?”董纯继续哄孩子的诱导着问。

董建冷笑:“高颖素有德行,兴复故国,不损节操,可投之;李建成挟关中大势,仁义无双,天下敬仰,可投之;宇文述帝王后裔,能征善战,手中有雄兵数万,可投之;杨広天下正统,可投之;李浑忠臣也,小节有缺,大义凛然,可投之;屈突通势穷入蜀,蜀地易守难攻,兴旺之基也,可投之;杨轩感名臣之后,晓畅军事,据洛阳,虎视关中,可投之……”

董建扳着手指,一个个的说下去,每一个占据一方的大佬都有可以投靠的理由,就是胡雪亭没有。论地盘,论军队,论人口,论钱财,论地理,论名望,除了那些造反的流民,再也找不到更差的了。他傲然看向董纯,别的大佬都有可能统一天下,胡雪亭是绝对没有机会的,投靠胡雪亭,除了让名声更差,然后在胡雪亭被人灭了之后,做三姓家奴,再投靠别人之外,一点其他希望都看不到。

董纯笑了,问道:“你只看到了自己的好处,你可看到别人的好处?”做人做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董纯投靠某个大佬,是看中了某个大佬的优点,这一点都没有错,但那些大佬又看中了董纯的什么价值,愿意吸收呢?

董建一愣,这不明摆着吗?“父亲乃朝廷重臣,熟悉政务。”彭城留守的职务算不上“重臣”,但这种小细节无所谓,重点只是后面这句“熟悉政务”,打天下自然需要一堆人才,董纯作为前官员,当然是经历过了组织考核的人才。

董纯苦笑,这孩子看书看傻了。“你知道为何大随朝有无数官员在九品八品的小官位置上做了一辈子?”

等着做官的人比官位多!这是李建成等二代要推翻大随的基本原因,你丫竟然连这个都忘记了?

董建愣住,当然知道,但是一直没有产生与自己的处境的联想。他仔仔细细的想着这句话,终于发现了一个狗屎的真相。

“那些大佬根本不需要招聘退休官员处理政务!”董建咬牙切齿,大随朝各个门阀的男子都有七八个妻妾,十七八个子女,只要两代人,这个数字就会大到难以接受,有几百个直系后代的门阀大佬们,就是全部用门阀内部的人员,这天下的官位都能填的差不多,凭毛要找地方贤能,抢夺好不容易空出来的官位?为了没有官位而造反,成功了却把官位给退休的老头,自家人继续没官位,这种猪脑袋做p个大佬。

“怪不得父亲一直没能复起。”董建恶狠狠的道,还以为是因为历阳地处偏远,没有遇到伯乐,原来是伯乐有了几百匹千里马,根本用不着满大街的去找。

“父亲投靠胡雪亭,就是因为胡雪亭没有根基,官位空缺?”董建看董纯的眼神有了几分遗憾,官迷到这个程度,实在是浅薄啊,做事情要看长远,不能只盯着官位,好像一辈子没有当过官似的,要是担忧兵灾贼乱,大不了自己拉起枪杆子保卫家园,多建几层围墙和箭塔,普通盗贼乱兵根本不会过来送死。

董纯看着董建,不让董建出去当官真是正确的选择啊,这小子若是当官,全家迟早完蛋。“为父再问你,若你是一方诸侯,不缺人手,有一个酷吏前来投靠,你会如何做?”对像个算盘子一样,只能拨一拨动一动的笨蛋,真是累人啊。

董建一怔,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是赶了出去啊。”不需要的人,何必留着,当然是直接回绝了。

董纯笑眯眯的看着董建,这个蠢货儿子是不是亲生的?

“啊!”董建忽然恍然大悟。董纯微笑,总算没有蠢到家。

董建大声的道:“我终于明白了!父亲是怕丢人!”作为前朝廷官员,后者脸皮去投靠某个大佬,却被大佬,甚至大佬的纨绔儿子纨绔孙子当中奚落,赶了出来,那董纯的这张脸玩哪里搁?董建看着董纯,只觉虽然当官的要脸是很幼稚的,但董纯不是小年轻,一把年纪的保守老派人士,坚持士可杀不可辱,想要他为了官位就到处拿热面孔贴人冷屁股,确实羞耻了一些,难度高了一些。从这点上讲,董纯不投靠那些不缺人的大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像老孔一样四处求官做,却四处被人拒绝,屡拒屡纠缠,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坚持的。

董纯看着自己颤抖的手,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脾气真是好,没有打死这个笨蛋儿子,那是真爱啊。

“想要争夺天下,必须有几样东西。第一是军队,第二是官员,第三是钱财,第四是德望。前三样很容易,山贼也能有军队官员和钱财,只是数量和质量的区别,但第四样却艰难了。靠屠刀,靠蛮力,靠镇压,是得不到德望的。”董纯接受打击的能力有限,不敢再次挑战董建的愚蠢,直接给出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