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内,并没有点灯,唯有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映着斑驳的痕迹。张镇周恼怒的看着天花板,只觉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要是胡雪亭此刻在他眼前,他一定不顾一切的砍死了她。
那些手下为何会对买了贵的奏折用纸吞吞吐吐,理由只可能是一个:那些奏折用纸,是胡雪亭卖给他们的。
所以那群手下们才吞吞吐吐,不敢吭声。骂美国是工作,去美国是生活,毕竟太无耻了。
张镇周怒气无法停歇,他掉进了胡雪亭的陷阱。该死的胡雪亭早就知道他——不,不能用“他”,显得他多么的愚蠢——早就知道淮南道会采取奏章大战的方式,更预料到奏折用纸会不够,然后买断了市面的奏折用纸,高价卖给淮南道诸位官员,再然后这群狗屎的淮南道官员竟然还真的高价买了。
这其中肯定有因为张镇周逼迫的原因,高高的每天三本奏折的任务指标放在那里,淮南道的官员不想被张镇周斥责“失职”“无能”等等,就必须老实的从“被骂被弹劾”的胡雪亭手里买高价奏折用纸。成本对比,显然“买胡雪亭的纸,写骂胡雪亭的奏折”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被张镇周斥责。不过是贵了一些银子,银子的事情,叫做事吗?
张镇周不需要调查,就能猜到“胡雪亭是奏折用纸垄断专业户”是怎么暴露的。淮南道的官员再愚蠢,也绝不会公然去买胡雪亭手里的货物,胡雪亭肯定有代理人出面的,转了这个弯,淮南道的官员虽然敏锐的发现了背后的老板是谁,但大可以推卸不知道,大家一团和气。
胡雪亭从中赚了多少钱?张镇周丝毫不在意。他继续深思的,并且怒气勃发的,是胡雪亭为什么要卖奏折用纸给别人,然后看着被人写奏折弹劾自己。
视名誉为生命的张镇周怎么也想不通。
“到底,陷阱在哪里?”张镇周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
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