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为什么撕掉?”童宴突然大声,双手握拳放在大腿上,“就算不喜欢,为什么要撕掉?”

卓向铭刚从会议桌上下来,一身正装,他稍微松了松领带,给了童宴一个安抚的眼神:“那会儿还是小孩子,不懂事,觉得哥哥不肯为自己花钱,可能是不喜欢他。”

童宴摇头:“我明白这种想法,但如果童杨送笔记给我,我不会撕的。”

卓向铭道:“你们从小一起长大,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之间只能形成矛盾,但没有时间去解决。”

童宴低声问:“那小岛呢?这个足够值钱,为什么他也不喜欢?”

卓向铭又换单手扶方向盘,另一只手握住了童宴的小拳头:“刚说过的,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太亲近,见面也少。这时候他长大了,开始有了“手写笔记”那份耐心的需要,但做哥哥的没机会了解。”

“他大概以为我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故意讽刺他吧。”

童宴还想问,那你为什么不解释呢?

卓向铭说的这几段话里,不乏“可能”、“也许”、“大概”,如果是这样,互相之间有误会的话,为什么不解释呢?

紧接着他想到,那时候的卓向铭多大?高一的卓向铭,最多可能就是十四岁,比现在的自己还小四岁。

放学后,他回到本该熟悉但事实上很陌生的家里参加自己弟弟的毕业聚会,身边是父母亲戚和弟弟的同学,他送的笔记被弟弟亲手撕碎,十四岁的卓向铭第一时间的感受是什么?

他可能还没有现在的童宴高,聚会算是参加不下去了,留下破碎的笔记本,他要回学校,如果是周末的话,他会回到跟外公两个人的家,他那时候在想什么呢?

因为那种听起来荒唐,但事实上就是发生了的理由造成了跟家人无法抹除的距离,初一就开始住宿的卓向铭用什么方式安慰自己?

他的少年时期曾经经历过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和犹疑自责,“从认定别人过分到怀疑自己过分”这种“复杂难受”的过程他独自经过多少,渴望问题由对方提出而赋予独特意义的期待怀抱又落空过多少次,才得出现在这些成年人的理论?

童宴意识到,不止是自己,每个人都是第一次长大,卓向铭也是。

卓向铭希望他少受折磨,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太多的折磨。无关紧要的情绪对人影响多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是怎样与自己和解,才变成了现在温柔细致,又冷静克制的独身主义者卓向铭?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