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汪翰林瞳孔地震。

不管哪个朝代都有男风盛行,尤其中上层。有喜好男风的,就有痛恨男风的,从这方面来看,康熙皇帝和唐太宗很像,唐太宗得知李承乾喜欢乐童,下令处死乐童,导致父子关系恶化。

康熙皇帝……更何况太子这边的是太监,世人眼里的“半个人”,会更要康熙皇帝暴怒。

那太子殿下……

汪翰林直勾勾地看着许嘉俊。

许嘉俊还有话:“这男风本是盛行于关内,关外没有的,青楼妓院也没有。现在满洲进关,难免受到影响,逛楼子是在所难免,这也是皇上最痛恨的一点。可……既然进了关,如何能不互相影响?这人到了楼子里,面对男男女女的诱惑,有几个有定力?”

目视汪翰林,低声道:“三郡王和一个读书人,关系莫测。”

!!!

汪翰林有点傻了。

这两个地雷,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一点,只汪翰林是远离政治中心,也尽量不和皇子阿哥们接触。现在他知道了,难免忧心太子的事情一旦暴露,可能会牵连到十九阿哥。

此时,潇洒的休息日,正和太子在街上听人说书,听到各种版本的故事。

“话说那一年,乡试榜单出来,山西读书人发现,在上榜名单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叫吴泌,另一个叫程光奎。

这两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他们家族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粮商,可以说是山西最有钱的一批人。吴泌和程光奎仰仗‘有钱’的身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这样的人竟然能够考中科举?”

听书的人一起大声“嘘嘘”。但见说书的人打着快板,绘声绘色的:“很显然,吴泌和程光奎家里一定给考官送了钱,这是明目张胆地科场舞弊。很快,举子们聚集在一起,把一尊财神爷的雕像搬到了夫子庙里,还在贡院的牌匾上用白纸写上了‘卖完’两个字,以此来讽刺富商和考官勾结在一起,贩卖功名的丑恶行径……”

听书的人都高兴地给做总结:

“现在噶礼升到两江总督了,知道给这些有钱子弟做一个好名声了,江南的读书人都没有发现,哈哈哈。”

“江南读书人枉自称聪明,这次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