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岳忠恩来的也快,不到半个时辰,人便已经站在了昭仁殿里。他年仅四十左右,白面书生模样,是个勤勉办事之人,所以面色上颇有风霜之色。

见了康熙先摔了马蹄袖利落请安,听到叫起,便快速起身,又从怀起拿出预先备好的折子呈上。时间他早就估摸好了,河工的所需的六十万两银子从何处调度,他心中早有预案。几日前就写下了,正备着皇上问询。

正巧江浙的商户上交了些商税,再加上库里的现银,正可以补上此次河工的用度。只不过今年过了,明年的银子还是没着落。

康熙从梁九功手里接过折子,大概扫了几眼,几处简略很是合意。他一向喜欢下头人脚踏实地做事,便对岳忠恩点头赞许,“不错,你的方略想的很周到”。

这份折子上不仅列出了银子的调度,也算好了河工几处所用成本,河工劳力的银钱成本,以及预计可用多久。换言之,这是一本从头到尾都十分清晰的账目。

岳忠恩见状心里稍稍放心,只是他心里还有个小疑虑,便直言道:“皇上,来年的河工银子,臣还没想好从哪里调度…”

一句话说的康熙刚刚舒展的眉心又隆起,面色僵持。

康熙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岳忠恩没收到确切批语,眼神略略向上,只看到皇上努力压抑的脸色。他也不敢再多问,躬身退出大殿。

康熙又把折子翻看了一遍,指尖在几处银子的数目上掐出浅浅的印子,放下折子对梁九功吩咐道:“研磨。”

梁九功忙上前。他手里不停,心里也不消停,“看来东瀛皇上最终还是决定要打了,不知道这个消息悄悄传出去,能换来多少银子。”

没办法,不仅朝廷缺银子,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缺银子啊。

但凡金银,哪里有够用的时候呢。

但是康熙的决定与他所想却又不同,他提笔写下的旨意也不是派施琅即刻出兵的,而是叫姚启圣先带水师去东瀛先探查一番,确定一下东瀛兵力如何,再行决定是否要打。

这也是源于康熙的另一番顾虑,即使是东瀛真的有银矿,还得先确定一下具体的位置在哪里不是。

旨意写好了,康熙吹了吹墨迹,将折子白纸装入信奉递给梁九功,“八百里加急,递到姚启圣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