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他想起自己之前还计划说要来个火炮连发的下马威,眼中忍不住露出期待之色。

康熙旁观了他的脸色,回忆起当时南怀仁离京之前,太子好像一直在有意与他亲近。本来差不多要同意了,想起此事却又犹豫起来。国之储君,信道信佛言官或许不会有微词,但是新那什么天主教,可真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见他汗阿玛久久不答应,胤礽又道:“广州毕竟离京城相去胜远远,那洋人要做什么我们不能直接防范,不如传到眼前,还能探清他到底意图何为。”

康熙闻言,思筹到,广东巡抚说那洋人所乘之船前所未见,想必与其他洋人不同,是有些实力的。他想了一会儿才同意道:“你说的是。那朕便先派徐日升与白晋两人过去,与他见过再说。”

徐日升是葡萄牙人,白晋是法国人。这两人都是传教士,来大清的时日不长,根基也并不深厚。有了儿子被南怀仁带的差点信奉什么天主的教训在前,康熙对这两个人都不是十分信任。平日里也不会轻易想起这两人。

若是朝中有大臣会英文,他绝对不会派这两人过去。

胤礽见说的差不多,便拿出自己拟好的申请调度山西煤炭的折子,“汗阿玛,景山那里既不停工,还请你写了御笔朱批,指派人去山西运煤炭。”

康熙接过折子,大概扫了几眼,下了笔写了批准之言,“叫人传话给戴梓,往后景山缺了什么,他自去派人取用便是。”

胤礽喜的在心里偷笑。有汗阿玛的变相保证,景山是彻底保住了。

康熙察觉到他的喜色,笑着揶揄道:“朕正好要问,戴梓那里还有没有新鲜玩意。子母炮朕也瞧过了,火铳骁骑营也用上了。他若是没有什么新鲜的,朕可不好叫户部继续拨银子了。”

他本身不是很喜欢火铳那些东西,特意一问也不过是给儿子个面子。

胤礽笑道:“这个儿子可不知道,还要他亲自报给汗阿玛才行。”丝毫不提自己之前提供的新图纸,预备着等那个来贸易的洋人进京时一起给惊喜。

心想事成之后,他还决定要投桃报李,躬身向康熙揖礼后说:“汗阿玛,儿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汗阿玛允准。”

康熙瞥了他一眼,“你的不情之请还少?”

他能允许戴梓继续待在景山,拿着大清的税银继续砸在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军火上,就已经算是十分看重太子了。

否则,俄国一打完,就该撤了景山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