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报纸上有了第一份个人写的,抗议朝廷不公的文章。
朝廷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找人回击,回击的主要阵地,还是在报纸上发发公文,跟学子们隔空打打口水仗。但文人们压根不买账,即使有报纸的做舆论引导,他还是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六月,整个年度中最热的时节,上百名书生在午门前静坐以示抗议。
第二日早朝,朝臣们便为此事再次吵的不可开交。
康熙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里也因此发了很大的火气。文人的嘴最是麻烦,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就是民意。堵不上,疏通不,可真是麻烦。
胤礽却没将这点麻烦看在眼里,他趁机上荐,给出了另一个文人更不能拒绝的条件,找人在京城盖了一座图书馆,由国子监的书生抄书,把所有的古籍眷写了一遍,收录到这座图书馆中。
以后但凡文人,只要有身份证明,都可以免费,在这座图书馆里借书。
康熙听到这个主意后,脸色古怪的看了儿子好半天。
胤礽淡定的说:“儿臣觉得这可是大好事,往常那些古籍被存在士大夫的家中,书生想看也看不到,现在有免费可以看的,他们自然也不能再多嘴说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
康熙:“”很难不认同。
他同意,朝臣们却又提出了反对意见,“那些古籍可都是老臣家中的珍藏,如何能拿到外头给那些白生眷抄!”
胤礽嗤笑,“孤记得大人一贯宣扬自己爱提携后辈,怎么,如今只是两本古籍就舍不得了?”
他摆出一副无赖嘴脸,“不如大人说个公道价格,孤买下了就是。”
“”
不怕无赖有文化,还得怕他有权力呢。谁敢让当朝太子掏钱买书?
于是一个月之后,由朝廷投资的国家图书馆,就在京城里这么开业了。
文人学子们,则完全被这图书馆吸引力全部视线,早就忘了他们最早抗议朝廷不公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