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不过老二过继过来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婴孩,他已经记事,也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所以“母亲”存着别的心思,儿子也念着真的父母。他们这对外人眼中的母子不过是有个母子名头的陌生人罢了。

所以,在这样艰难环境下打破僵局给老太太带来希望的老三自然成为了她眼珠子一般重视的存在。

她在大儿子身上吸取了教训。其实也不算是教训,只不过是对大环境的无耐以及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期许——只要平平安安过完这一世就好。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曾经的严厉要求不见了,只剩下事事顺着孩子的心意。

孩子累了,不想干活,她就帮着干;孩子饿了,不想吃粗粮,她就想尽办法换点精米精面。

正是因为她的溺爱,老三才会文不成武不就。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男人,干农活干的连别人家的半大孩子都比不上。

她也曾经忧心这个孩子的将来,但是最后她的做法是编纂出孩子是因为出生之时受了磋磨,导致他从小体弱才一直干不了活计。

老四的到来是她没想到的,这是她的老来子。当初生育孩子的喜悦在村里人暗搓搓嘲讽她老蚌生珠行事淫乱之后,连带着对这个幼小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老太太知道自己偏心。别的人家都是年长的让着年幼的,这条规律在他们家却是反着来的。

老太太不止一次和老四说过:“你三哥从小体弱,干不了重活,将来你老娘死了,你可得好好照顾他。”

可能是说得多了自己都给自己洗脑了,老太太从一开始的心中有愧到后来的义正言辞也不过只用了短短的时间。

可能她那个老不死的丈夫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他弥留之际还将她叫到跟前仔细嘱咐:“你千万别太过偏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是我们生出来的,我们尽力抚养他们那是我们做父母的本分,但是万万不要可着一个孩子作践,尤其是做出那种压着一个补贴另一个的事情,等孩子们成家了,这样做会弄得他们家宅不宁的。”

她记得她是怎么回答的:“知道了知道了,我也不是那种老妖婆,再说了都是我的孩子,我还能害他们不成?”

语气颇为不耐烦,现在想来,是踩到了自己底线的不耐烦还是被说中心事心中有愧呢?

现在的老太太已经说不清楚了,因为距离当初已经过去了有小二十年的时间了。

两个孩子相继都娶了媳妇儿。

老三的媳妇儿是他自己挑的,看中了对方年轻貌美,一张嘴也是能说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