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一九

大秦相国夫人 红姜花 1981 字 2022-10-02

前半场的话可以说是敲打,到了与儒生相关的事情,才是国君的真实目的。

秦国历来不喜儒家,当年孟子点了名骂过,荀子入秦最终离去。儒生素有“儒者不入秦”的说法,也就是昭襄王之后,在秦相吕不韦与夏阳君赵维桢主持推广纸书,也愿容纳儒家之言,情况才稍微好那么一点。

行刺吕不韦与赵维桢的是名韩国儒生,仅凭这一点,秦王要驱赶在秦儒生理所当然。

但是——

“维桢昔年曾言,管他什么家,有用即可。”吕不韦斟酌一番,飞快整理语句:“法、儒、道,阴阳墨农,既是能流传下来,不是没有其站住脚的道理。王上,不韦从商起家,出身低贱,见多了那世上的是非黑白与流言蜚语。这天底下有骂法家严苛的,有说墨家狭隘的,可说到儒家,纵使斥责其言之无用,也并无多少人出言攻讦。”

吕不韦抬头:“虽各国不用儒生,却也尊重儒生,王上以为为何?”

嬴政嗤之以鼻:“人都是喜欢捡着好话听的。”

吕不韦莞尔:“确实如此,仁人君子、克己复礼,谁不喜欢?虽则没用,但也是实打实占据了道德义理。”

说到后面,吕不韦的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嘲讽。

他可太明白人本质是什么模样了,所谓“爱人”,于吕不韦眼中也是极其荒谬的说法。

但越是如此,他越深谙其重要性。

“我在各国行商时,人人瞧不起,觉得不韦出身低贱,不占据道德义理,因而就什么难听的话都敢编排。”吕不韦说:“连我与维桢多年未有子嗣都传出了那么难听的话语,王上也是知道的。”

甚至是传得沸沸扬扬,竟然没人敢同吕不韦言及,他是到了很久之后才知晓那些话语荒唐成什么样子。

“可现在没有人敢置喙仲父了。”嬴政不苟同道:“人一朝得势,就会受人尊敬。国亦如此。”

“道理是这个道理。”

吕不韦忍俊不禁:“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但依不韦来看,拳头大也不妨碍嗓门大。先王薨时,华阳太后带私兵逼宫,她其实赢面不大的,王上还记得么?”

“记得。”

嬴政怎么可能会忘记那一夜:“虽则凶险,但夫人手有诫剑,有王家支持,华阳太后不过是赌一把。”

吕不韦:“王上赢就赢在占了‘理’。”

嬴政侧头。

吕不韦继续温言道:“王上乃先王嫡长子,是先王立下的太子。在秦国,王上即位名正言顺,放眼天下,也无人敢以秦礼不同于中原礼节而出言攻讦。道德、名理、义节,起的作用就是如此。谁行刺我与维桢,就以秦律责罚谁,到此为止。若是迁怒于全天下的儒生,便是秦国不占理,平白给这些人送把柄。”

正因吕不韦没有名声,所以他才鄙夷名声,也分外在乎名声。

秦国不在乎,赵维桢也不在乎,但吕不韦还是挺看中这明面上的东西的。

“今日儒生行刺,秦国公事公办,不作迁怒,便是秦国占据了道德义理,而是儒生理亏。到时候就算天底下的儒生再鄙弃秦国,也要捏着鼻子承认秦王大度、不计前嫌。”

嬴政本还不以为意,但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

用夫人的思路来说——横竖这些儒生都是要骂人的,与其骂秦国,不如指使他们骂别人。

“维桢亦是如此作想。”

吕不韦又补充道:“秦国迟早一统,可王上,在不韦看来,统一版图不过是个开始。维桢如今着手推广纸书、小篆乃至度量衡,考虑不可不谓深远。还请王上三思,驱赶儒生,着实是白白给自己添麻烦。”

嬴政沉思片刻,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他不介意旁人与自己观点相悖。比起政见不同,嬴政更介意身边的人不交付信任。

“至少仲父愿意同我说真言。”嬴政说。

“不韦是为自己着想,”吕不韦又自嘲道,“本就名声不好,如果今日能说动王上放儒生们一马,搞不好日后还能换几句好话。”

说完,他又开口:“臣还有一句实话。”

嬴政点头:“仲父请讲。”

吕不韦肃穆出言:“公子非要留。”

作者有话要说:政哥意思很明白了,他觉得吕不韦现在的心态还是为“子楚的儿子”工作,而不是为他工作。有最后通牒警告的意思。

明天会放个后世小番外,提前预告还是没有吕不韦出场,不是我不愿意放他,而是放了他会剧透正文剧情,可恶!

感谢在2022-02-0621:37:252022-02-0720:35: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路人乙2个;开开心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荟路路30瓶;饭真香谢谢妈咪28瓶;路人甲乙丙丁、猜错了、雨泠20瓶;书荒ing、coco、2605635910瓶;云藤花开、楚虹时5瓶;子正4瓶;炮蕉凤爪2瓶;-吃橙子-、言若、提灯者、阿烟、融融之棘、娃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