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赏过后妃内侍,停歇了一刻,外命妇们的赏赐便赐下,宫人从侧门出宫,抬着箱子往城中各家宣旨,宫内宫外一派喜气,钟萃带着杜嬷嬷回宫时,殿中停着数个匣子,里边装着符袋、珠翠,巧粽,绫罗绸缎等应有尽有。

去岁钟萃有孕在身,重午日只赏了巧粽下来,今岁一同赏下来的还有酿制的药酒,钟萃让他们先把匣子里的挑出来放进库里,巧粽送到膳房去。

芸香手里提着壶药酒:“主子可要饮一饮?”

钟萃不会饮酒,但今日宫中嫔妃们都要饮这酒,钟萃也要随了俗礼,便也点点头:“饮一点吧,把巧粽送去膳房吧。”

“奴婢这就去。”芸香福了个礼,一手提了裙摆,便提了巧粽去了,钟萃朝内殿看了看,小声问道:“人没醒吧?”

里边有秋夏两位嬷嬷守着,几个丫头现在伺候在身边了,彩云向来敢说:“主子不知道,小主子今儿自个儿在小床上玩,任奴婢们怎么哄都不理人,主子回来前才喝过奶,才睡下不久呢。”

钟萃进了内殿,离小床两步远就停了下来,没往里靠近,小床上的皇子穿着褂子,身子圆滚滚的,还嘟着小嘴,钟萃自己都不曾发现,在见到皇子的那刻,她满目都柔和下来,舍不得眨眼的。他如今还好好的在她眼皮子底下,正是无忧无虑之时。

宫中之人皆知主子对皇子的看重,无人进来打搅,直到芸香从膳房里提了午食来,这才进来请钟萃。

钟萃又看了几眼,这才转身出去。外边饭菜已经摆上桌了,除了嫔位的几道菜色,还有已经蒸好的巧粽。芸香把巧粽剥开,放了一些在钟萃的碗碟里:“主子你尝尝看,这粽子里边东西可多了,膳房上锅蒸的时候奴婢就闻到味了。”

芸香喜吃这种黏的,钟萃倒是没多大兴趣,跟去岁一般用了几口就停了,把巧粽分给了他们,芸香又给她倒了酒:“主子你再尝尝这酒。”

药酒是用雄黄、菖蒲等酿制的,与普通的水酒味道不同,钟萃忍不住蹙起了眉心,面上有些犹豫,到底轻轻抿了一口,只一口,一股辛辣就在嘴里蔓延,钟萃忍不住吐吐舌:“酒的味道都是这样的吗?”

钟萃不曾饮过酒水,但她自小便见府上的男眷们好饮酒,每每吆喝着,勾肩搭背的相约着去酒楼里饮酒作乐,大夫人穆氏偶尔提及侯爷钟正江,也说他与同僚们喝酒去了,甚至宫中还有珍馐美酒的美名来,钟萃下意识便觉得这酒的滋味定然是极好的,否则男子们又哪里如此推崇。

芸香几个小丫头也都是不曾饮过酒的,倒是杜嬷嬷说道:“主子是头一回饮酒吧,不习惯那一股子辛味也是正常的,刚开始饮酒都是这样,喝习惯了也就好了,尤其是在那些天寒地冻的地方,若是喝上这么一口小酒,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

钟萃若有所思:“嬷嬷说的可是饮酒御寒?我在书上见到一些诗句,倒也有提及到冬日凛冽之时,温酒煮雪赏花一类,这饮酒当真能御寒不成?”

杜嬷嬷微微沉吟:“这奴婢倒是不知了,不过那关外,每逢冬日凛冽之时便会准备美酒倒是真的,在外边时,遇上天寒地冻之时,喝上一口倒也能暖一暖,不过咱们这里不是关外那等不毛之地,水草肥美,城楼高墙,遇上寒冬,房中有火盆,还有手炉和汤婆子呢。”

提及关外,杜嬷嬷撇了撇嘴,多有轻视,关外年年向大越进贡,进贡的多是皮毛等物,倒不如大越从水路一路运到京城的各种时新瓜果来得叫人有兴致,那关外的人生得也人高马大的,连姑娘家也一个个粗壮得很,哪里有半点大越女子的柔美,早前那关外还曾想像陛下进献美人的,还叫陛下给拒了的。

钟萃添了两分兴致:“陛下为何要拒了?关外来的美人美吗?”

杜嬷嬷那时不过是永寿宫的外间嬷嬷,连高太后跟前儿都进不去,哪里知道关外的美人到底美不美的,但她是见过关外的女子的,以此推断,杜嬷嬷十分笃定:“那定是比不得我们大越的姑娘了,主子是不知道,关外的女子劲儿大,长得高壮,那一个胳膊怕是得有主子两只手的,陛下可不喜那等女子的。”

钟萃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忍不住抿了嘴儿:“嬷嬷说笑了,关外女子虽高壮了些,倒也没有如此的。”

大越的闺阁女子出门的次数不多,若是得宠的便罢,若是像钟萃这般不得宠的,平日难得才能出门一回,钟萃在街上也是见到过关外的女子的,不过她胆子小,带着芸香远远的看了几眼便走了,只听她们用关外话在说着甚。

关外人人身体强壮,多年来年年像大越进贡,不过是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大越富饶,山川河流,一望无垠,关外各国向来虎视眈眈,只早年叫天子带兵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来犯,如此功绩,也是当年先帝忌惮又不得不依赖的根由。

钟萃读过书,又听天子提及过关外的片面之语,知道那关外各国如今按兵不动非是就当真不敢来侵了,而是他们知道如今的大越兵力强盛,国库丰盈,更是连脸四海太平,选择蛰伏罢了,大越的土地之于他国不若肥羊,哪里不想要啃下一口的。杜嬷嬷只道陛下拒了那关外美人是因容貌之故,钟萃却知陛下不过是从未信过关外各国,早早就防备起来罢了。

用过午食,钟萃刚小憩一会,就有内务处的宫人来报,说已有命妇入宫,正要前往永寿宫给高太后磕头谢恩。

命妇们不敢耽搁,下晌便匆匆入了宫,重午宫中的赏赐如流水一般出去,五品以下的官家夫人无需入宫谢恩,五品之上的官家夫人却需入宫谢恩。

命妇们鼻观鼻,心观心的随着引路宫人走在宫道上,去岁永寿宫只赏赐到三品诰命,这一回却是赏到了五品,连家中的女眷也都得了赏赐的,穿行的宫人们见了她们,连丁点诧异都没有的,匆匆赶往各处去。

到永寿宫,高太后隔着纱帐见了人,等命妇们磕了头谢恩,叫来身边伺候的宫人引她们去御花园:“石榴花开得正好,正是最娇艳的时候,她们只怕都在,你们也都去瞧瞧吧。”高太后口中说的她们,指的是后宫诸位嫔妃。

有那在宫中当贵人主子的人家心头一喜,抿着嘴儿朝高太后福了福礼,忍着心里的欢喜,规规矩矩的随着人出了永寿宫。

御花园里嫔妃宫人都在,禧妃如今不再当老好人,熙妃向来性子温和,穆妃倒是隐隐成了三妃之首一般,端坐在水榭中央,禧妃两个在一旁落座,到底如今后宫还是以三妃为首,余下的嫔妃们三三两两的围簇在一起赏着花。

水榭里衣鬓珠翠,娘娘们宛若最为上等的鲜花,比那开得正娇艳的花朵还鲜活几分。远远见了外命妇们过来,穆妃带头走下水榭。

永寿宫的引路宫人朝她们福了礼:“见过诸位娘娘,太后娘娘命奴婢送了诸位夫人们来赏花。”

夫人们先是朝娘娘们福了个礼,穆妃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这御花园里除了石榴花,也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夫人们自请便就是。”

夫人们应了声“是”,引路宫人朝她们福了礼,便回永寿宫复命去了。有了穆妃的话,夫人们倒也放松下来,三三两两的便要偕同着一同去赏花的。

穆妃几个正要携了娘家人单独走开,熙妃目光扫到一旁的穆氏身上,目光一闪,忍不住上前两步:“这位便是江陵侯府的侯夫人吧。”她四处看了看,朝穆氏提议:“钟嫔妹妹向来是不喜这种热闹的场合的,去岁便不曾来过御花园里赏花,想来今岁也是不会来了,侯夫人若想见一见,本宫命人送你去缀霞宫可好。”

熙妃言语温柔,瞧着十分贴心解语,她身为堂堂妃子,却如此和气,实在叫人心生好感,穆氏正要开口,一道声音传了进来:“钟嫔来了。”

钟萃换了身绣有五毒、艾虎的补子蟒衣,头上戴了顶珠翠玉石流苏小冠,应景添了两朵绒花,脸上施了些薄粉,朱唇不染而红,带着宫人们娉婷走进了,朝三妃福了个礼:“见过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