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听雨等老父亲用热毛巾敷完脸,体贴的给他递上妈妈的雪花膏,道:“涂厚点,抹完就别出去了。”
骆常庆伸手蒯出来半盒仔仔细细的维护他那张老脸。
骆言盯着那个小盒子,道:“妈妈的!”
骆常庆伸手往他小脸蛋上摸了一把,笑道:“爸爸用不行啊?”
他这趟回来肉眼可见的瘦,脸又干又皴,家里人心疼,哪个店也不让他去,在家好好歇两天,陪陪孩子。
主要也是俩孩子省心,带他俩费不了多大力。
骆常庆摸完雪花膏,嫌手上黏腻,用香皂洗了手,过去看了眼炉子上的砂锅,熬的鸡汤,里头飘着几根冬虫夏草。
今天他在家,邢爱燕就去酸辣粉店帮忙了。
家里没别人,骆常庆就给儿子切了个桃子吃。
小孩子不会去纠结大冬天哪来的新鲜水蜜桃,吧唧吧唧吃的欢快。
骆常庆喂着儿子,同时跟正在磕松子的闺女聊天:“一会儿我进去切点烤全羊出来,再找机会弄个整只出来,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上一顿。新省自治区跟蒙省自治区的都有,好几只呢,都热腾腾的。”
为了弄到新鲜出炉的烤全羊,他费老鼻子劲了。
骆听雨眼睛瞬间亮了,那还吃啥松子啊。
中午老父亲也没做饭,果园里有现成的。
喂儿子吃了点米粉、烧麦,一丁点羊肉。
炖的鸡里有药材,没让俩孩子吃,骆常庆吃了点,喝了碗汤,就着打扫儿子吃剩的战场。
骆听雨吃了两块香喷喷的烤羊肉,吃了碗馄饨,这还是她爹从川省那边买的,那边叫抄手,这边叫馄饨。
她进去看了看支在小屋前头的烤全羊,一共七只,这得吃好几年。
再瞧瞧她爹囤的这些猪牛羊肉,如果不卖,他们能吃一辈子。
背着手在小屋附近转完又往远处溜达,看果园里新囤的货。
茅台的数量又增加了,还弄了不少五粮液。
瞧着成包的火锅底料,骆听雨很没见识的惊叹:“现在就有单独包装的火锅底料了啊?”
她爹这回还自囤了几套蜀绣的床上用品,被面、床单、枕套。
是准备留着家里用的。
还有蜀绣的桌布和一批带绣花的衬衣。
竹编也弄了不少,听姥爷说放在店里很受欢迎。
这回弄的这批跟上回那批一看就是不同风格的,编法不一样,款式也大不相同。
还弄了一大批毛毯、地毯,不是海城货了,是银城那边出的。
最后去看了看老父亲顺手掏回来的和田玉。
……
“买年货送春联,可以啊骆哥,要不咋说你们家的店买卖好呢,这都咋想出来的?”张斌三五天就往这边跑一趟,吃酸辣粉。
又好奇:“这得送多少,从哪儿弄那么多春联啊?”
“花钱找人写的。”他出纸墨笔砚,也不用找名家,每个村里都能找出几个毛笔字写的不错的老乡来。
写一幅一毛钱,很多人愿意挣这份外快。
张斌点了一碗粉,要了二十串蔬菜,仨火烧,一边吃着一边跟骆常庆聊天。
最近店里终于顺过来了,又有现成的火锅底料,就上了麻辣烫。
本来想直接弄火锅,但是实在忙不过来,再给俩老太太累出个好歹。
他想过跟招待所那边合作,但招待所是国营单位,现在这想法提出来,也是给王主任出难题,就暂时歇下了。
临时用在酸辣粉这边,搭配着涮点青菜,丰富一下种类。
火锅店过段时间再说。
至于店里的活动,不光送对联,满三十八元以上还送半斤水果糖。
好多打算买糖的就改路线了,不少东西能放的住,像是干海带粉皮粉条,多买点放着慢慢吃呗。
瓜子算着过年用的量买,人家这榨菜不错,买俩榨菜疙瘩,孩子直勾勾盯着那香蕉看,买上几个给孩子解解馋。
唉哟,干果不光瓜子花生啊,这葡萄干咋还有好几种颜色的呢?
还有杏干、无花果干、哈密瓜干、松子……
孩子见着吃的就走不动道儿,店里是此起彼伏的哭闹声。
这红肠听人家店员介绍说是冰城那边的。
还有川省那边的腊肉。
娘诶,全是新鲜东西,带多少钱过来够花啊!
最后都不用算计,这个称上点,那个买上点,就超了。
小二层那边也送对联。
每个来买衣服的顾客走的时候都带了副对联。
值钱不值钱先不说,一下就把过年的气氛搞上来了,不就是图个热闹嘛。
还有顾客发动家里人分散开去买,打算凑齐大门、屋门上的对联,这样过年就不用再请人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