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35

赵建业神色尴尬的赶紧赔不是,骆常庆跟听不见似的,由着他说,反正也不值钱,看还能说出啥花来。

那件事也调查不出花来,两口子承认跟骆常庆家的矛盾,一口咬定就是因为有矛盾才怀疑骆常庆的动机,虽然后来的反转打了脸,但他们当时不知道啊……

确实没法定性。

骆常庆也没指望这件事能有啥反转,认可了派出所这边的调节,非常歉意地表达给他们添麻烦了。

杨芳一颗心落到了肚子里,心说骆常庆也就这点本事了,忍不住想笑。

等从派出所出来,杨芳刚想张嘴,就被赵建业呼了一巴掌,呵斥道:“闭嘴!”

随后转过身,郑重地给骆常庆鞠了一躬:“骆同志,我最后一次保证,保证不再让杨芳给你们家添麻烦,前几天的事是杨芳做得不对,请你和文霞同志原谅,也请你相信我,再有下回,你们愿意咋追究咋追究,把她关起来都行,我保证没有二话。”

骆常庆不紧不慢的点了根烟,抽了一口,带着一股子混不吝的痞意上下打量他一眼,徐徐吐了口烟雾,才点点头,道:“行啊,那你可得记住自己今天说的话。”

赵建业莫名感受到了一股迫人的压力,连连点头:“记住,一定记住,我也一定做到。”

“记住就行!”骆常庆今天没骑三轮,骑着自行车过来的,他推着车子准备,走之前状若无意地问了一句,“对了,偷煤卖煤的买卖好做吗?”

说完冲他笑笑,骑上车子离开了。

身后的赵建业脸唰的一下白了。

骆常庆没直接在公安面前揭开,知道这种事不是赵建业一个人在做,他没那么大义凛然,为了一个赵建业再额外多得罪两个人。

他能查出来,厂里真没有其他人知道吗?大家心照不宣,谁都有占厂里便宜的时候。

但是如果有人举报,厂里肯定会顺势揪出来,该处分处分,该批评批评。

骆常庆点两句,给赵建业头顶上悬上一把剑就够他难受的了。

赵建业确实很难受,回到家坐在床上一言不发,脸色沉的吓人。

杨芳在一旁惴惴不安,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她不理解,派出所那边都不认骆常庆说的罪,骆常庆折腾这一圈是干啥呢?

赵建业明白啊,家里因为闺女的事他本来就成了众人的焦点,走着路都有人戳脊梁骨的那种,身份敏感。

结果公安去单位上找他。

虽然只是调查,问了几句话,可他也能感受到周围投过来的那些异样眼光。

今天又被厂里的人传话让他去派出所,想必这会儿,厂里同事们已经在议论纷纷,猜着他又扯上啥事了。

他都不敢想明天怎么走进单位大门。

还能说骆常庆折腾这一圈没用吗?

再就是倒煤的事。

他调去烧锅炉,工资待遇跟以前没法比,每个月的收入少了十几块,但是现在家里的开销却比以前大。

光房租每个月就得掏个几块钱,还有一家子的吃喝呢?

儿子被找回来后两口子都当心尖肉那么疼,恨不能把儿子消失的那几个月的爱全补上,想吃啥给他买啥,要啥给啥,几乎存不住钱。

正好有人找他,就动了偷偷带煤出去卖掉换钱的念头。

他倒的都不大,也算小心,骆常庆是咋问着的?

赵建业见杨芳还懵着,无力且无奈的跟她认真分析了一回,最后红着眼圈,咬牙切齿地道:“以后你要是再去惹骆常庆家,就别怪不客气了。”

杨芳闷着不敢反驳,只嘟囔了一句:“他可真阴险。”

骆常庆接到了食品厂发过来的月饼。

这月饼没打算卖,除了给几个相熟的单位供应了一部分,再拿出一部分来答复人情。

而后就是给员工的福利。

剩下的用来配合中秋节活动。

每一位来购买衣服的顾客都送一块月饼。

文霞几个姐妹家的小卖部都在节前陆陆续续开了起来,除了自己去进的部分本地产品,剩下的都是骆常庆提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

这回的月饼也给各家供了一批,趁着节日能把小卖部的气氛搞起来。

还给石安村的供销社发了一批,等哪天回去的时候再结账。

搞中秋活动,在街上就有点乱了,联防队的人来找过几次,倒是没为难他们,就是提醒他们最好换个地方。

人家给面子,骆常庆也不能不识趣,所以现在骆家把摊子一分为二,文霞带着丁丽莲崔静几个挪进塑料厂厂门口的一间库房里;骆常庆带着郑国强几个去了农贸市场,或者赶大集。

生意最好的时候,文喜粮每天得往两边送两到三次货。

家里的库存见底了,成大发从穗城发来一大批。

海城跟杭城那边骆常庆虽然打下了关系,但还没到跟成大发的那种交情地步。

不敢全权交给他们发货。

自己趁着一天雨天,过去走了一趟。

八月十四前一天清完手里的货,一家人回去准备过中秋。

今年就是省城过,不回老家了。

赵为国来过一趟,还是开着单位上的大卡车来的,捎来了几个姨送给姥娘姥爷和小姨家的东西。

廖春华看的直羡慕。

瞧人家这一家子多和睦,再想想自己养的那个叛徒老大和朝巴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