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6

这趟出来待了小二十天,中间又雇那位老师傅帮忙掌眼收了几件古董,老家具也存下了,花了真不少。

再说了,他挣的也多,钱挣来了不就是花嘛,而且他储备下的东西的价值在未来那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趟旅程结束倒不是急着回家,他得赶紧去趟穗城,运动服全部下线了,厂里催着倒仓库,成大发这段时间又批出去不少牛仔服、运动服,还有血疑同款,也得跟骆常庆结算一部分分成。

家里的货也得补了,去趟穗城,再去杭城海城转一圈,还打算去趟河省。

又是想把自己劈成好几瓣的一天。

骆听雨也没闲着,她除了看书就是规划整理果园。

当然,重活是老父亲来干,她只负责动嘴。

骆常庆去通县那边的时候赶了好几个大集,买了不少筐、麻袋、编织袋。

果园里的瓜果蔬菜都一筐一筐的,能摞的摞起来,不能摞就摆在那里,整齐不说还倒出来不少空。

这一整理,果园里瞧着就清爽多了,不像之前,这儿一堆,那儿一堆。

再往里收东西,根据分类也有固定摆放的位置了。

之后,老骆同志就坐上了去穗城的火车。

到了穗城马不停蹄的去市场上进了一批货,又跟成大发赶去工厂提货、收货,之后往特区跑了一趟,从那边收了一批丝袜和电子表。

之后转到杭城跑之前的老关系。

老关系处的久了,就不会再跟之前一样啥东西都给他卡量,还卡着他的进货种类,这次骆常庆从杭城这边进了一批含丝量较低的丝质裙装。

缎被面跟真丝丝巾也进了一批。

维护老关系还有个渠道就是送人情。

骆常庆收棉布是为了赚钱,可赚钱归赚钱,同时也给一些厂子解决了销售问题。

他把这个人情送给丝织厂的熟人,对方一听他打听积压的老库存棉布,马上就去打了个电话,之后回来给了骆常庆一个地址,头一次要请骆常庆吃饭。

骆常庆哪会让对方花这个钱,他请了一顿饭,这关系又加固了许多。

重生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骆常庆正在经历的都是前世从未经历过的一些东西,他也是在慢慢的摸门路,在打拼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方法。

多年后熟人满天下、人脉遍布全国时想起这时候经历过的跌跌撞撞,又好笑又感慨。

当然,这是后话了。

买的这辆摩托车可算是让他物尽其用了,用来赶路确实方便很多,除了跑纺织厂收购了大批的积压棉布,又去买了一批火腿、黄酒,带着闺女在这边逛着玩了玩。

他也是真听闺女的话,跑去安县买竹子去了。

不光买竹子,还买了不少竹制品、笋类和白茶。

骆听雨时不时出来露个面,看看这边的风景,尝一尝当地的特色菜。

在这边逗留了几日,爷俩直奔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