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98(捉虫)

今天的太阳很好,是晒太阳的好机会,骆听雨让廖春华帮她把椅子搬出去,坐到天井里认认真真的晒太阳。

同时听着庄里传来的有节奏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是为了正月十五的扮玩排练。

廖春华牵着晃晃悠悠走路的小孙子过来,问小孙女:“九,咱中午吃啥?你有啥好主意跟奶说,奶来做。”

骆听雨晒得懒洋洋的,想了会儿才道:“奶,咱醋溜个白菜帮子,再用那个大汤碗蒸半碗鸡蛋羹,冰箱里还有肉馅和蒜薹,把蒜薹切丁,跟肉馅混着炒了,出锅后铺在蒸好的鸡蛋羹上,吃的时候用勺子挖着吃,特别好吃。”

廖春华使劲记着,嘴里跟着嘟嘟囔囔重复一遍,最后还纳闷地感叹:“这是啥吃法啊?你爸妈都忙成这样了还有工夫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吃法呢?”

说归说,但是她只要按照小孙女教的做,做出来就是好吃。

还直夸她聪明呢,都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廖春华去收拾白菜,按小孙女说的光用白菜帮子,切之前还得先用刀拍一下,她以前都不知道白菜帮子欠拍。

拍完了得斜着刀、片着切,切完自己欣赏了下,别说,还挺好看。

小儿子家现在过的是挺讲究,切个白菜帮子都能切的这么洋气。

至于做法,醋溜嘛,做法也没那么难,沿着锅沿用勺子撒进去,那味道一下就出来了。

做着这道菜,旁边的炉子上蒸着鸡蛋羹。

等白菜出锅,廖春华又按照小孙女的指点开始炒肉沫炒蒜薹丁,连啥时候放啥调料都是骆听雨教的。

最后把炒好的肉沫蒜薹铺到鸡蛋羹上。

今天的粥是熬的八宝粥——约等于八宝粥吧,材料没那么齐全,但是有两三种豆子、有枣有花生,也很好喝。

最后是大馒头。

店里上了新货,门上贴了通知:春装到货!

还搞了个所谓的‘元宵节’促销活动,新品九五折优惠,时间截止到正月十六。

新货铺满,活动一出来,人气也跟着攀升,虽说跟年前没法比,但一天能卖个三四百。

文霞还是会回来吃饭,就是时间不固定,得看店里能不能招呼过来。

只要看着到饭点文霞没回来,廖春华就给她单独盛出来留着,她跟小孙女先吃,小孙女吃完了得睡午觉,瞌睡时间可准时了,五分钟都撑不上。

醋溜白菜很开胃,再说了,白菜帮子谁没吃过是吧?从前手抖的时候搁醋搁多了跟这个味儿也差不太多。

就是没想到在她看来挺稀奇古怪的鸡蛋羹盖炒肉末,居然这么好吃。

这道菜骆言也能吃,底下的鸡蛋羹如果不弄碎不会全部混合,只要稍微混上一点汤,多少有点滋味,奶团子就吃的恨不能一头扎那个大碗里去。

廖春华‘唉哟’着道:“这么做还真是好吃啊。”又道,“当然了,肉也多。”

肉多肯定香。

“这都能当道大菜上席了!”

廖春华觉得自己又学了一招,还期待地问小孙女:“咱晚上吃啥?你琢磨琢磨,你琢磨出来教着我做。”

又道:“还有块白菜,晚上炒个白菜叶子,再做个别的。”

“那咱做个老厨白菜,再做……”

骆听雨奶声奶气的话还没说,就听见外头突突突的响,一听就知道她老妈回来了。

但不是她老妈一个人进来的,还有两个公安。

咋又是公安?

廖春华瞧着也愣了,她吓了一跳,嘟囔道:“你大娘又惹啥事了啊?”

说完才反应过来这是在省城,又哎呀一声,道:“咋还让人家找到这里来了呢?”

跟着,院子里传来文霞的声音,把那两位公安让了进来。

但是文霞脸色有些不好看。

她先安抚婆婆,道:“娘,没事,人家找咱问点情况。”

那两位公安也道:“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吃饭了,我们就是过来问点事情。”

廖春华忙招呼着让人家坐下,不解的看向文霞,很想问问是不是刘美青招惹来的。

就听文霞跟那两位公安道:“我们是大年二十八回的津店老家,家里两辆三轮车,一辆放在我们的院子里,一辆在老家。我家孩子他爸骑那一辆,年前一直在老家那边卖带鱼。我们有自己的店铺,每天都骑着三轮车往返,期间从来没有外借过,我跟我家孩子他爸也一直忙着做小生意,忙得脚不沾地,我们也都有证人。”

廖春华听不明白,骆听雨也听不明白。

公安看着廖春华,问道:“这大娘是……”

文霞道:“这是我婆婆。”

公安又问:“你婆婆年前是跟你们一起回去的吗?”

“不是,年前是我爹娘在这边,我婆婆是初八过来的,她是头一回来省城,年前一直在老家,也自己做着点小生意,卖茶叶蛋,有时候我们进了货她也带着卖点裤子鞋子啥的。”

廖春华抱着骆言站起来,道:“还有我的事啊?”

公安很和煦地跟她道:“大娘你别紧张,我就是问两句话。”

“你问!”廖春华先道,“我大儿媳妇的事跟我小儿媳妇没关系,我大儿媳妇说啥都准是胡说八道,她满嘴里没句实话……”

文霞忙道:“娘,不是咱家里的事。人家就是问问咱家的三轮车有没有外借。”

廖春华纳闷地道:“这么贵重的东西谁往外借啊?”

公安笑着问了她两句别的,就是文霞一家年前啥时候回去的,骆常庆年前是不是一直在老家卖东西啥的。

之后就走了,也没离开,在胡同里做了一番调查。

家里,文霞的脸色就一直没好,这才跟婆婆说了原委:“这边不是出了一帮人贩子么……”

搬到棉纺厂宿舍住的杨芳她儿子也差点被抱走,还吓的发了场高烧。

那边丢了一个孩子至今还没找回来。

据说那伙人是分两拨的,一拨是骑了辆摩托,另一波是骑了辆三蹦子,带棚子的,把孩子捂住嘴抱到车上就跑。

廖春华像是听明白了,又像是没听明白,先道:“这是知道咱家有三蹦子,所以过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