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64

村里好几个从石安村嫁过来的闺女,也不是谁都八月十六回娘家,有往后拖的,他就出去挨着问了问,找到了传话的。

这事不能叫骆立春去找人传话,得他去,一副努力挽救亲姐弟关系的好姐夫形象。

问了好几家,就高举国家里的还没回娘家,不过人家十八才回去,八月十八正好是高举国家里的生日,孩生日娘苦日,每年都是在这一天回去。

那就是后天,后天就后天吧,也不差这一天。

冯亮托完人回来跟骆立春说话,叮嘱她两句,如果他小舅真来了,可不能给脸色瞧,有事好好说,有啥事都说开。

骆立春哼哼两声,心说要是他小舅会办事,自己也就不计前嫌了。

冯红美打听皮鞋的事不是为了供销社,供销社不用她操心,卖啥不卖啥、卖多卖少都跟她没关系,她是听从外地回来的小姑子说现在有些村里除了供销社,都有人开私人小卖部了。

起初她也担心会不会有啥事,上头让不让。可现在见公社、县里哪的干小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人家都干的好好的,就动了心,想自己开一个,让儿子来接她的班。

也是没办法,儿子学习不好,不愿意读书,整天在家里没事干,这样说个媳妇都难,索性让他进供销社,自己起点货开个小卖部试试。

就算开不起来也没啥,进的东西她推着去县里卖了就行。

人家能做小买卖,她也能做啊。

来找骆立春问皮鞋,其实她打的主意真不是皮鞋,皮鞋在村里可卖不动。

她想问的是骆立春娘家弟弟卖的那个解放鞋,人家敢卖的比供销社还便宜,那就是有门路能拿到便宜的进价。

她琢磨着人家刚弄到皮鞋,准不能把皮鞋给她,皮鞋更不好弄。

可要是一上来就问解放鞋,人家如果不乐意,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先问皮鞋,人家要是不同意,她再提解放鞋,估计骆立春她娘家弟弟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总不能光回绝吧?

冯红美到家后跟她男人说了托付骆立春的事,最后道:“这样行吗?冯亮家的不是跟她弟弟关系闹的很僵吗?她弟弟都不登姐姐家门,让她去说项能行么?”

“咱不指望冯亮家的,可直接绕过她去更不好,毕竟一个村里住着,你们跟冯亮那支往上倒几辈还是一家子呢,总得过冯亮家的手,她问不出来,咱就不托人了,自己打听着过去问问,这样冯亮家的也说不出啥来。”冯红美她男人叫高继业,说道。

“行,咱就这么办。”

骆常庆全然不知道别人起的这些心思,他又来津店卖鞋了,百货商店门口打完卡,又跑了几个国营宿舍区,皮鞋解放鞋都带着卖,忙叨了两天,手里的皮鞋就还剩了一千出头。

还捎带着卖了四五百双解放鞋。

准备明天再去县城扫一圈,把剩下的皮鞋卖完,就着从县城一路往外赶,去周边其他县,把带回来的解放鞋卖完,一家子就回省城,他也该准备去南方的事了。

结果晚上回来就听说小李庄让人带话的事。

骆常庆愣了下,先‘呵’了一声,才问媳妇:“你咋回的?”

“我说你手里货不多,咱匀不出去。”

“嗯,这样说就行。”

骆常庆直接跟文霞交代,再来问还是那句话,要是问渠道,就直接往鞋厂支。

反正都知道是齐城皮鞋厂的货,自己去拿呗。

只要本钱足,还怕起不到货?

再死缠烂打就直接说明,凡是通过他姑的嘴来打听,就不可能合作。

他姑要是敢来说些难听的,怼回去打出去都行,不用客气。

听常庆这样说,文霞心里就有数了。

骆常庆也在第二天去了县城,这一趟出去估计要待个几天才回来。

文霞就在家里带着俩孩子玩,婆婆这两天卖鞋很上心,她就每天过去接一趟。

廖春华能挣两个,他们也挣,甭管皮鞋还是解放鞋,常庆都不是按出厂价给的,里头是加了利润的。

二十号这天下午,骆立春就忍不住又回了趟娘家。

她是不想着急,反正又不是她挣钱。

可人家冯红美又来问过一次,行不行倒是给个信啊。

这么拖着,她还去不去供销社打酱油了?

硬着头皮登门,心里的火气也是一压再压,说出来的话就有些硬邦邦的,先问:“他小舅没在家啊?”

文霞一瞧是大姑姐,神色也淡淡的,直接道:“出门了。”

“啥时候回来?”骆立春见这个小弟媳妇都不说让她坐下,心里的火蹭蹭往上冒。

“不知道,你找常庆有事啊?”

骆立春压下想骂人的冲动,道:“前两天你姐夫不是托人来传了话,常庆不知道吗?”

咋还装糊涂呢?不知道咋还让人传回去说货不多,匀不出来呢。

文霞做恍然状,‘哦’了一下才道:“当时我说了,常庆手里没那么多货,怕是分不出去。”

骆立春沉着脸吸了好几次气,最后还是忍无可忍地道:“小萍…小九他娘,唉哟,我就想不通,你俩这脑子是咋能做成买卖的?没让人坑死都是老天保佑了。”

“我给你们拉买卖,你们还跟我打马虎眼?”

“还匀不出来,这回匀不出来就不能下回啊?你们是死脑筋啊?”

文霞表情风平浪静地,笑道:“每回的货都限量,我们自己都不够卖的,下回也不往外匀。当然,他要是按零售价要,要多少给多少。”

骆立春:……

唉哟,这咋还、咋还硬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