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

好在这会儿纪六郎已经进了堂中,没看见这一幕,孩子们也很快过来,潘氏压下心中无奈,向方盈笑道:“二娘从听说你今日回来,就每日都要念叨姐姐几回。”

她说的二娘,就是方盈二妹方荃,今年八岁,是潘氏嫁过来以后,生的第一胎。当时方承勋已年近而立,膝下仍然无子,见生了个女儿,难免失望。

潘氏呢,本来以为嫁给姐夫做继室,会轻省很多。毕竟说定这门婚事的时候,无论父母兄长还是方承勋,都说为了照看方盈,委屈了她,想必婚后夫君能对她多有容让。至于方盈,她作为亲姨母,方盈没道理不和她亲近。

却没想到方承勋公务繁忙,需要的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当家主母,她甫一嫁进来,什么都不懂,手忙脚乱的,反倒还要九岁的方盈指点帮忙,时候长了,难免为下人所欺,或是越过她,直接去找方盈,或是偷懒耍滑,把家务弄得一团糟。

幸好她很快怀孕,潘氏满心期盼着生个儿子出来,帮自己站稳脚跟,好叫家中上下再无人敢轻视,方盈也能真正尊她为母,谁料生下来是个女儿。她心中失望,比丈夫只多不少,对这个女儿也喜欢不起来,等到两年后生了儿子,更是彻底忽视,只交给仆妇去带。

方盈虽然也不喜欢小孩儿,但更看不上继母的做派,就叫仆妇带着妹妹住到她房里,有她看着,最起码仆妇不敢私下打骂方荃。

因着这个缘故,方荃自然也跟方盈更亲近,所以潘氏的话,并非客套。

在方盈而言,要说这个家还有什么牵挂放不下,也就是这个妹妹了,当下望着从东厢走出来的小姑娘,有意说道:“我也天天念着她。”

方荃看见姐姐,立刻粲然一笑,小跑着过来,还没等站定,潘氏先斥道:“好好走路,跑什么?不知道家里有客在吗?”

“母亲这又是何必?”方盈看见方荃露出怯意,立刻上前一步,牵住妹妹的手,“什么客不客的,都是自家人,她才几岁?也不必这就拘着她。”

潘氏在她面前,腰杆从没硬起来过,闻言讪讪道:“我也是怕她在姑爷面前,丢你的脸。”

“我没觉得有什么丢脸的。”方盈回了一句,便不理继母,低头摸摸妹妹小脸,笑道,“二娘长高了。走吧,进去见见你姐夫。”

潘氏见她只跟方荃说话,看都不看后面跟着的两个弟弟一眼,心中十分不快,却不敢发作,陪着往堂中走,倒是她嫂嫂一手一个牵住两个男孩,也说带他们见姐夫。

堂中纪延朗本来已经落座,见岳母等人进来,又站起身。

方盈不等旁人开口,先笑道:“这是我妹妹二娘,”又回头看一眼被舅母扯住的两个弟弟,“那是两个弟弟,大郎叫方盛,今年六岁,二郎方益,今年三岁。”

她有三个弟妹的事,来之前纪延朗已经知道,还叫人备了见面礼,当下笑着点点头,叫方盛兄弟两个近前说话。

女眷们顺势进去里间,坐下叙话。

舅母憋了半日,这时总算逮着空儿,一把攥住方盈手臂,撸起她袖口,细看她腕上戴的玉镯。

“这怕是和田玉的吧?啧啧啧,瞧这个光泽……”

方盈看一眼立春,立春上前几步,将怀中捧着的几盒糖糕放下,回手扶住方盈舅母,硬将她半推半拉到桌前,请她尝尝这新买的糖糕,“有桂花的、有红枣的,还有一种猪油糖糕,您准喜欢,快趁热尝尝,放凉了就硬了。”

潘氏也忙让人上茶,以堵住嫂嫂的嘴。

方盈叫妹妹也过去吃,主动和潘氏谈了几句,问问家里近况,又说:“我看父亲比从前清减,可是衙门里太忙,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