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娘的儿子也头疼,本来这事在他看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妻子坚持他才会过来,毕竟她还怀着孕,能迁就便迁就一下。
陶大娘没话说了,良久她叹了口气,把这几盆送给了邻居。
事情到这算是结束了,倪英看着恢复干净的阳台很满意,正巧那天超市有新鲜的三文鱼到货,倪英最是喜欢这个的,就买了不少回来。
陶大娘没见过这样的鱼,正愁怎么弄呢,就听儿子说切片做刺身。
陶大娘不知道刺身是啥就多问了几句,结果一听要生吃,顿时脸色就变了,当着夫妻俩的面就开始说道。
倪英不耐烦听这个,解释了陶大娘又听不懂,还因为顺口把这三文鱼的价格说了出去,弄得陶大娘脸色更加难看了。
孕期情绪本来就容易不稳定,倪英见陶大娘这样“胡搅蛮缠”,当场就发了火。
她有钱买点自己喜欢的怎么了?是不是得自己每天吃糠咽菜她才满足?
这事说来说去也很难决出谁对谁错,只能说消费观念不同,最后还是陶大娘先让了步。
倪英事后也知道自己是冲动了,心里有些后悔,但疙瘩到底还是埋下了,加上各种原因,在后来陶大娘想回乡下的时候她并没有怎么阻拦,就是出了些钱将乡下的老房子修了修,逢年过节经常会送些东西回去。
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想起来,陶大娘还感觉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也是这段经历让她知道了他们这边卖都卖不出去的菜,在城里居然能卖出那么高的价钱,尤其是大商场里的精品有机蔬菜,那价格是真的高的离谱。
换个人陶大娘肯定就跟着劝了,多好的事啊,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但儿媳想找的人是许炩,她既不缺钱也没个正经的地,山上的荒地陶大娘根本没放在心上,就算现在开始找,那边超市急着要货,时间根本配不上,所以刚听他们说这事的时候,她就知道肯定成不了。
要不是儿媳都用上了求字,她是真不想开这个口。
况且她早就听说了,许丫头是大城市里来的富家小姐,甭管她现在是不是没爹没妈,家里底蕴在那,有些话难听的不好说,可陶大娘心里门清,就倪英工作的那家进口超市,许丫头怕是还看不上。
许炩确实没兴趣,实不相瞒,长这么大她商场去过不少,可超市还真没去过几回,需要什么都会有人提前准备好,甚至都不需要她开口,哪用得着她自己去超市。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许炩就想起陶大娘和她儿媳的关系似乎不太好。
于是她想了想,问陶大娘要了倪英的号码,决定亲自去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一不小心就写长了__我发誓很快就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