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表叔他们走得飞快的回去,然后让家里孩子骑着自行车、带着存折上街。也一个个都被困在了供销社外,进退两难。然后跟着大部队去了镇政府外。
“有人说看到你家黎阳和黎竣了。”
黎夏妈扯扯嘴角,“嗯,他们也去了。”着实不是什么长脸的事。
如今街坊邻居还有人不忿,在冷嘲热讽呢。谁都知道那个时间段是黎夏买房缺钱的时候。
“我要是黎夏,我才不告诉他们怎么挣钱呢!”
黎夏听到了,笑吟吟的走出来,“那他们这会儿没钱,不得找我借?我还能袖手旁观啊?”
说这话的人就没声了。打断骨头连着筋,尤其黎夏现在摆明是挣到钱了。真不管,就该有人说她冷血了。
日历一页页翻过,很快来到1992年2月4日,农历春节。
今年镇上许多人年都过得不好。黎家的年夜饭倒是还好,比往年都丰盛许多。
表姨被她哥哥、侄儿接回去过年了。
如今她每月正工资100块,再加上办宴席额外的劳务费,直追退休工资刚涨到两百的黎会计了。
她现在回娘家也成了香饽饽。
农民要一年挣两千多可着实不容易。就算是有茉莉花,摊到全家老小头上,人均也没有这个数。
政府的官方数字是人均一千多。但这一千多里还有那些茶老板呢。
听说表姨的嫂子在琢磨给小姑子介绍对象。
黎会计道:“那黎夏这里是不是得早做准备,再物色一个帮工啊?”
黎夏妈一脸的好气又好笑,“我前几天回村一趟,好些人对我殷勤备至的。都想来做这个活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