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降暴雨

江心月急得抓耳挠腮,一时真想不出好办法来。突然心生一计,叫杨缨给她爷爷打电话?不行,说不定杨尚武还会将她臭骂一顿。怎么办?给杨斌打电话?

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了。

江心月迅速翻出杨斌电话拨过去,说明原委后问杨斌怎么办。杨斌也在各个群看到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只不过雨还没下,便没在意。如今听江心月说起,顿觉势态严重,便叫江心月把手机给杨尚武。

“爸,配合村干部赶紧撤。”

“不撤。”

杨尚武一听儿子来当说客,想都不想,生硬地回了一句后便果断掐了电话。想当年,就是这小子拿捏住了自己的小尾巴,才让自己处处被动。

江心月真想不明白杨尚武为何这么固执,难道他们不珍惜生命?不见得。故土难离?又不是不回来。江心月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他们为何如此固执。也许是农民的小农意识,江心月想。她摇了摇头。杨斌都说不动他,看来只得自己撤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正抬腿往山下走时,杨斌电话又打了过来:“江书记,不好意思,劳你费心了。这样吧,你叫我爸写个不愿撤离的申明,出了任何事都与你们无关。”

“杨书记就觉得我是怕担责任才叫他撤,再叫他写申明,岂不坐实了我怕担责的名声?算了,他不撤就不撤吧。也许真没事也说不定。”

“也行。那咱们随时保持联系。”

“好的,随时联系。”

江心月匆匆赶回村办公室,各路干部都将危险点居民带了回来。江心月急忙安排大李妹烧水给大家泡方便面,自己又在脑海里将全村危险点居住人员再过滤了一遍,觉得该撤的基本都撤出来了,这才给自己泡了一包方便面。

大家说说笑笑,等待暴雨来临。直至凌晨,雨还没下,有人就想回去睡觉。江心月阻止道:“都坐半夜了,不在乎再坐半夜,天亮了再回去。”

困意袭来,大家就着带来的薄被在教室的课桌上躺了下来。江心月、大李妹、赵忠等干部,敌不过睡意,也像鸡啄米似地打起瞌睡来。

凌晨两点过,外面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大雨骤降。雨点像玻璃弹子般叮叮咚咚打在屋顶上,响亮而清脆。江心月睁开双眼,看着窗外黑咕隆咚的雨夜,发现窗玻璃上的雨水像牵了线似地直往下淌。

暴雨如注,又电闪雷鸣,躺在课桌上的老乡们,除了小孩外,全都坐起来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

“这雨还真大,好多年没见过了。”杨二婶慨叹道。

“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啊?”潘犟狗有点儿恐慌。

“村办公室比较安全,大家休息吧。”江心月对大家安慰道。

杨尚武起初听到雷声,并未在意,翻过身去又继续睡。黄贵英坐起身来,推开窗户看了看外面:“这雨来得好陡啊,像下雪弹子(冰雹)一样。”

杨尚武只得坐起来。两人拉亮电灯,来到堂屋。这时,屋后面的山水像小溪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灶屋后面的鸡圈里,几十只鸡正咕咕咕地挣扎着想往外窜。

杨尚武想绕到屋后去看阳沟堵了没,门一打开,一股狂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儿扑面而来。“这雨怎么这么猛?”杨尚武嘟囔着退了回来。他急忙找出雨衣和手电筒,一个猛子扎进了雨幕里。

按照风水学,川东农村人家修房造屋,都喜欢选择靠山的地方建房,美其名曰有靠山。杨尚武家的房屋也不例外,屋后就是峻挺的铜锣山。

他将手电筒光往山上照去,看见一股股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泥沙滚滚而下。想起江心月说久晴之下,土质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他突然心下惊骇。万一,万一山上垮一网下来,我和贵英岂不埋在里面?他突然后悔自己没听江心月劝,要是跟着她离开,此时也不会如此担惊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