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杨缨坐在江心月身旁,手里的笔唰唰唰地飞快记录着会议内容。

江心月接着安排下一个事项:“关于田地摸底调查工作,大家按照小杨发下去的表格认真填写,包括组别、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数,田、地、自留地、宅基地、林地等面积,逐一登记,一定要真实准确。无户主田地亦要登记在册。”

江心月下午在办公室设计此表格时,可谓绞尽脑子,她需要准确掌握本村田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产业时才会心中有数。

“最后一个问题:讨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规划。设计单位已出具设计图,在操场边的宣传栏内。首先进行田型调整,即将下坝平整地带的所有水田改成大田,里面再修建生产便道和灌溉渠,以方便机械作业,这也是国家要求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其次,我们拟在村委会驻地、杨家湾大院、彭家祠堂三个地方建设小型文化广场,设立农家书屋。大家看看有没什么意见?”

大家对改田改地没意见,对修文化广场也没意见。他们心里想,哪个领导来都喜欢整点儿花架子,以便上面来检查时有拿得出手的“货物”。尽管江心月说得激情澎湃,但大家依然茫然地坐在那里,一来因为天热,二来因为没吃晚饭,肚饿没精神。

江心月见大家蔫不拉叽的样子,知道就着一张设计图定是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便收拾起东西准备散会。

不料彭文冬的突然发言打破了乡间夏夜的宁静:“改田改地建广场,得花很多钱吧?这些东西对老百姓有用吗?我看不如把这些冤枉钱用到实处,兴许还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江心月正收拾文件资料的手,被彭文冬的话生生僵住了。是的,自己开会前直奔主题,没将乡村振兴的目的、意义和好处讲深讲透,他们不知道改田改地建广场与他们有什么关联。农民都是现实的人,他们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与他们千百年来所受压迫和奴役,以及苦难日子息息相关,怪不得他们。

江心月重又坐下来:“乡亲们,彭文冬的发言触及到乡村振兴的本质了。我来了这么多天,没跟大家讲清楚乡村振兴的目的意义,是我失职。

我来盐井沟村带领大家振兴乡村,其目的就是要把盐井沟村建成一个与时代同步、和社会接轨的现代化农村。改田改地,目的是农业生产机械化,让农民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建文化广场,是想让农民空闲时读读书,了解天下事;晚饭后,跳跳广场舞,让身心更健康。”

“农村大妈跳广场舞?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知谁冒出一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江心月本想再解释几句,想了想,放弃了。空谈误事,实干兴邦。先干后说,待干出成绩和效果来,大家自然心服口服。

大家起身散去。江心月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高声喊道:“大家回去一定注意安全,当心不要被蛇咬了。以后开会都不弄到晚上了。对不起大家。”

大家都没将江心月的话放在心上,除了赵忠。农村人,常期跟土地打交道,谁没走过夜路?如果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日子还怎么过?

时事造英雄,环境磨砺人。

过了两天,江心月带上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及其它资料到自己原来的单位—农业农村局登记注册。杨大山见到她,颇为惊异:“江书记,有事要办啊?”

“没事不能回来吗?看来杨局长不想见我。我很让杨大哥讨厌,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