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派人送过去的请柬。”
赐婚圣旨下来当日,赵逸尘便备好请柬,差人送往远在江南的外祖父家。按照最慢的路程来算,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到达京城。
赵逸尘外祖父家并非京城人士。
舒太妃原姓谢,闺名清凝,出生江南的名门望族。父亲谢浦和是江南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膝下两子一女。
当年,年仅十五岁的舒太妃谢清凝随父母上京探亲,和彼时微服私访的先帝有过一面之缘。
两人相谈甚欢过后,谢清凝只当是场美丽的邂逅,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曾想第二日,却在驿站接到了招她入宫的圣旨。
她当即才反应过来,原来昨日遇到的并不是一般人,而是当今圣上。
昨日分别后,先帝当即派了心腹打探到谢清凝当时所落脚的驿站,回宫后再三思索,终究还是写了道圣旨。
一众大臣听闻这个消息后,联合起来,一起进宫面圣,一个个都冒死进谏,更有甚者以死相逼。
然而先帝却置若罔闻,坚持自己的想法,执意将赵逸尘生母舒太妃——谢清凝纳进了后宫。
自此,舒妃娘娘盛宠不断,在之后的十三年,更是独获先帝专宠。
谢家一家老小也因此留在京城安家落户。
谢清凝两个兄长,也是颇得先帝的信任和重用,因为对谢清凝的宠爱,先帝一再提拔两人,再加上两人清廉正直,一心为民,因而官职变动相当频繁。
一个是文臣之首,一个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慢慢地,谢家在京城的一众达官显贵里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声望也越来越显赫。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