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来已经研究了四分之三的新型抗体疫苗依旧是第一任务,这支疫苗的功效不必有过多变化,只要能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尽量做到,能与入体后两个小时内的病毒抗衡。
这是最佳要求,实在不济,一个半小时也算是优秀疫苗。
只是要再度研制一支疫苗,没个一年半载可不成,就说如今研制出的新型抗体疫苗,若非有那位名为伊丹的烈士,他们或许得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两位抗体携带者的抗体可以配合使用。
如此下来,就得调派人员往华北基地来共同研制。
华东基地的研究员是首选,一是因为距离近,二则是因为他们是得到华南第一手资料后,首先研制出第一枚抗体疫苗的团队。
于是决定一下,申请立即就往上报,刚将调派的消息发放至华东基地,一批研究人员搭着一辆客车远道而来——他们是华西基地的研究员。
当时华西基地死伤惨重,平安逃出基地的67人由军队带到了甘肃往下的四川,在最近的红原县地方基地暂作休养,由于人少,他们没能像华南基地一样快速进行重建。
这其中十来名研究员得知,目前新型抗体疫苗的进度已经快要结束,可他们久久没有听到最终型疫苗出世,难免担心,想着自己能出一份力,便请求军方将他们带到华北,为人类未来出一份力。
华东基地的研究人员在接到调派很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华北基地,他们来不及休息,就一头扎进研究院里,非得要大胡茬子留了满脸,黑眼圈几乎要扎根在眼下,才从研究院里离开。
离开研究院那天,也是新型抗体疫苗正式问世的一天,所有研究人员纵使辛苦,但走出研究院大楼时都面带笑意,他们的汗水值得被尊敬!
只是半个月的辛苦研究并不是结束,“防护罩”疫苗章程已经拟出,整个研究院歇息一天后,养足精神,再度赴战。
清闲了小半个月的江楠和安伯也开始进出研究院,一天一管血是基础,偶尔研究有了重大起色,指不定还会需要抗体携带者更多的帮助,这险些让身体素质并不强的江楠昏倒在抽血台上。
为了抗体携带者的身体健康,中央特地给江楠、安伯安排了一名专门负责伙食的炊事兵,并吩咐下去不能让他俩像军人一样只啃大馒头和咸菜,毕竟这俩人如今可是国宝级的人物,怎么都得好生看管着。
但这活儿很快被雪伦抢了过去,理由很简单,这里头有她的儿子,她会更加上心。由于雪伦不是外人,又是那位安中将的夫人,中央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雪伦也不负重任,短短一个月,就把原来营养不良的江楠养出了几斤肉来,多了这几斤肉,人瞧着是好看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