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之前便曾说过,制作假银锭必须要有合适的场地,而灰锡的腐蚀速度又快,所以幕后之人必须在其制作完成后不久将假银锭与真军饷调换,赶上何军校上船前的复核。

已知何军校是在北城军营内检查的银锭,那么按照时间推算,这制作假银锭的工坊必不能离城北太远。

所以江临今天上午便将调查的目标锁定在了一间位于城北的制砖厂,而他派去的人果然从砖厂中找到了大量的残余白锡和瓷土,正是伪造砖块所需要的材料。

但可惜的是,那工厂的老板恰在他们赶去前不久逃之夭夭,他们在砖厂内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线索。

所以江临他们只得顺着昨天晚上看到的鸽子,来徐知州这边试探一番,看看能不能从对方嘴里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苏通判竟也在徐知州这里做客。

严格来说,苏通判也不是完全没有与徐知州合作的可能,所以江临想用闲聊来放松二人的警惕,套套他们的关系。

“江某没想到苏通判也在徐知州府上。”

苏通判淡淡看了他一眼,道:“今日舍弟带着苏某的两个侄子来家中做客,他们听说阆州一绝是徐知州家的后花园,便想来此观赏一番。所以苏某从午饭后,便一直与徐知州待在一处。”

这话中似乎暗指徐知州今日下午还没有机会与外界联系,江临微微扬眉。

徐知州却还以为危机已解除,接话道:“是啊是啊,苏府的阿辙和阿轼两位小公子聪明异常,以后应也是大有作为之人。”

江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回廊下面晃悠,一会儿摇头晃脑地说着点儿什么。

阿辙……阿轼……

江临略显滞塞的目光落在了苏通判的身上,悄悄问谢龄道:“你还记得苏通判的大名叫什么吗?”

谢龄与他们都交换过名刺,自然记得十分清楚,道:“苏涣,水字涣。”

江临:“……”

得,不用怀疑苏通判了。绝世巨佬三苏家的人,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正思索间,江临忽地注意到了湖边的一座小石碑,他似是随口赞道:“这石碑上的‘岸芷汀兰’四字写得甚是应景,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徐知州呵呵一笑道:“不敢当,乃是在下手书,又教人刻印出来的。”

“哦?”江临眉梢微扬,“总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徐知州眉头一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但还没待他反应过来,一旁边的树丛处却忽然飞起了一片鸟群。这是江临与白玉堂定下的信号,他见状一弹响指,便有几个衙役押了个汉子从假山后面转出来。

看着徐知州陡然变化的难看表情,江临道:“看来徐知州看这位兄弟也有几分眼熟啊。”

“不……”

江临的声音直接盖过了他的否认:“那您不妨与江某解释解释,为何江某在搜到了制造银锭的工坊后,那处的老板会在第一时间来找您通风报信呢?”

徐知州强自镇定道:“我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见他犹不死心,江临抬指一点,覃错便踢了踢那个被带上来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