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筠在晓菲的成长中,看了好多教育书籍,和一些经典的教育学家写的东西。跟女儿一起成长,不断修正自己。她把自己的经验,智慧,爱心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培训中心越办越好。她和合伙人筹划着以后继续开第二家,第三家,形成连锁。
作者有话要说:
行文至此,还有一章,本书就完结了,不过因为是初稿,本人又是兼职写的,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作者还会继续完善的。但故事的整个架构就是这样子的了。是一位早年家庭遭遇变故,贫病交加,成绩十分优异,放弃了已考上一中奥赛班的就读机会,读了中专,后又经历了几段感情,最终却是网络相亲认识了丈夫,婚后又经历妈妈癌症去世,女儿早产,家庭各种矛盾,本女主人公一直不折不挠,最终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算是一部自传小说,只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另:等全文都连载完,作者打算给女主人公换一个名字,叫李思筠(yun)怎么样?筠,读yun,第二声,音同“云”,意思是指竹子,不读jun哦,读jun时是四川的一个地名,不是我这里的意思。因为作者的家乡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风景很美,前总理还曾题名“楠竹之乡”。所以我觉得李思筠这个名字更适合本文女人公。杉树其实也是作者家乡很常见的树木,但作者本人还是更喜欢竹子。
(完结)执著于理想,重拾名校考研梦
因为开培训中心,李思筠不需要朝九晚五上班了,自己可以接送女儿了,时间上也相对自由了。考研的梦想又一次浮上了心头,作为培训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她想继续深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以后培训中心的壮大而继续努力。刘芳知道当年没有读大学一直是李思筠的遗憾,于是鼓励她努力实现这个梦想。其实对于已经不惑之年的李思筠来说,考研除了是实现梦想,更是助于未来事业的充电机会。
“你放心去读吧,培训中心都有我呢。”
“我打算考本市的z大,这样周末我女儿放假我可以陪她。”
“嗯,这样的确是好,不过依你的悟性和意志力,原本可以考更好的。但你周末能回来,可以看看我管理的好不好。”
爱与智慧培训中心这些年运营良好,在刘芳的鼓励下,李思筠就开始捡起书本了,她第一学历中专学的是会计专业,二十年前准备考会计专业的研究生,虽然那时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可是要跨专业考研几乎零基础,无从下手。而今兜兜转转一二十年,尤其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李思筠对教育行业越来越有兴趣了,于是下决心考教育学研究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了,这就是阅历的馈赠吧。
公共课以前还是有些基础的,专业课就委托有位在大学当老师的同学找资料,然后自己在家看书做题。记忆力的确不如以前了,年轻时候的李思筠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现在也许是要操心的事太多了,有时想起一句话要说,但转眼又想起一件事,一打岔,话到嘴边却不记得了。但再多的困难,李思筠也不会放弃,因为这既是自己年轻时因为现实条件所阻而没有实现的梦想,也是助力未来教育事业的学习机会!
女儿也面临小升初的考试了,两个人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和打气。老公宇轩周末回来,很不理解李思筠年龄大了还这么努力读书,总免不了调侃几句,“我的女博士,饭做好了吗?”他照例回家多半是玩游戏,说是工作压力大打游戏可以放松。李思筠做好饭了,他能洗个碗就不错了。但李思筠不理会他,见缝插针地把家务做完了,就开始看书,有时一边做饭还一边听英语。晚上晓菲睡了,她还要看书到十二点,一点。
有时她也会想起林子安,如果是跟他在一起,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她考研的吧。
不久,晓菲考上了区里最好的初中,而思筠离考研初试还有几个月。上初中读寄宿的晓菲周末回来依然陪着妈妈学习,给妈妈鼓气,“妈妈,你一定行的!你是最努力最棒的妈妈!”同时还送上一个甜蜜的吻给思筠。这时,李思筠心里充满了无穷的勇气,最好的父母是榜样,持之以恒是送给晓菲最好的精神食粮!这也是她努力的动力之一!
她从中专时代起到二十多岁一直坚持自学,参加自考把会计学大专和本科段的课程都考完了,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却未能坚持走完“最后一公里”,未能坚持到考上研这最后一步,对于李思筠来说,一直是很遗憾的事。她一直不够热爱会计学个专业,应当也是未能坚持到底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如今重启这个目标,改学教育学专业,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