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的眼中,女孩子是越往上读越不行的。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思筠都是沉默的,不予争辩,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证明给重男轻女的父亲看看,谁说女子不如男!
母亲爱看《红楼梦》,同情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些伤秋悲月的文艺范,父亲却喜欢看《三国演义》,欣赏里面的英雄豪杰,尤其里面忠义的英雄。村里有红白喜事都要父亲来收礼金,几乎是他一人同时管账和钱,村里人都信得过他。也许两人注定了就是南辕北辙的,常常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一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思筠走到路边有一棵据说有两三百年树龄的红豆杉古树旁,再上一个小坡不远处就是她家了。远远地只听见母亲和父亲不知因为什么琐事又吵了起来,母亲突然被父亲一耳光扇倒在地,母亲瘫在地上,紧接着开始呼天抢地起来。父亲不理会母亲,挑起一担肥料准备去施肥,母亲跳起来拽着担子,不让父亲走,边哭边大声呼喊:“我男人要打死我了,邻居们快来评理啊,今天我也不活了,跟这个打死人的恶魔同归于尽!”
那天正是放学的时候,思筠家住在大路边,那个时间段人们都忙着做饭和干别的农活,母亲的哭喊并没有引来邻居们的出手相助,也许周围的人也见惯不怪了,也许觉得家务事不好插手,反而引来了许多放学路过的学生,其中不乏思筠同学。来往的学生都陆续驻足看一会热闹才继续往前走,思筠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很同情母亲,痛恨父亲,同时又觉得特别的难堪。少女时期的她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为什么自己的家庭是这么的不堪?但此时,她顾不上面子,赶紧跑过去把书包丢一边,搀扶着母亲,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妈妈,你不哭了,思筠听话,等思筠读书有出息了,带你离开爸爸!”
母亲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抚摸着思筠的头,“思筠,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样才不会在婆家受欺负!”
“妈妈,我知道的,我好好读书,我不结婚了,结婚有什么好的,我一辈子陪着你!”
思筠至今还记得他们打得最凶的一次,那天的场景她和母亲都永生难忘。当时母亲正在炒菜做晚饭,父亲一直在絮絮叨叨地抱怨,说母亲做饭慢了,害他做完农活回来还要饿肚子等吃饭,事实上母亲也跟他一起在外干农活,但干完外面的农活,父亲只需翘着二郎腿等吃饭,母亲还要做饭。母亲那天还生病了,强撑着干活,父亲的数落让母亲烦不胜烦,于是回应了一句,“你还有完没完?”
话音刚落,父亲的耳光就“啪”的一声飞过来了。也许常年的家暴让母亲醒悟了不是被父亲打死,就是豁出命来为自己拼一条出路,甚至可能有既然常年家暴,生不如死,不如跟父亲同归于尽的念头。于是正在炒菜的母亲一铲子就挥了过来,在父亲额头上砸了一个包。父亲未料到母亲会还手,疼痛和恼怒让他像一只暴怒的狮子,一把母亲从灶台旁拽过来,对着母亲一顿拳打脚踢。
那时刚好暑假,赶上农忙时节,思筠和弟弟也帮忙割禾,晒谷,插秧。父亲的暴行把姐弟俩吓得魂飞魄散,哭喊着:“爸爸,你要打死妈妈啊,你打死妈妈,我们也不活了!”
两姐弟一边哭喊,一边上前拽父亲,打他,还咬他。母子三人成了同盟军,对付父亲一人。也许是父亲打累了,住手了,扬长而去。母亲哭足足哭了有一个小时,边哭边跟思筠诉说着:“自从嫁给了你爸,我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今天要牢牢记住他暴打我的日子,要记一辈子。”思筠一直抱着母亲,陪着母亲哭,那个晚上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生怕她会寻短见或做出什么不测的事。
从那以后,父亲倒是真的不怎么打母亲了,他可能真的被母亲拼命三娘的作风唬住了,但两人依然一言不合就吵架。即使后来没怎么动手,但思筠依然害怕父亲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暴打母亲,心里的阴影挥之不去,她常常偷偷地观察父亲的脸色,如果脸上布满乌云,就更是要多干活讨好他。
母亲跟父亲吵架打架,记忆中母亲从不回娘家诉苦,告状,或请求支援。年龄渐长,思筠问起母亲才知道她一则是放不下思筠姐弟俩,二则是怕惹外公外婆伤心,又知远水救不了近火,回娘家也不是长远之计。还有一层原因是母亲太要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着,即使在娘家人面前也不愿意以受了丈夫暴力的弱者姿态出现,也不跟自己的姐妹和朋友倾诉。于是思筠早早地充当了她的情绪垃圾桶。母亲无数次地控诉父亲的不讲理,暴虐,很多事迹思筠几乎听了无数遍,但母亲的苦楚似乎没有随着控诉而释放,依然是一遍又一遍地控诉。母亲讲着讲着,思筠听着,有时她会来一句:“妈妈,结婚太可怕了,我以后一辈子都不结婚了。”母亲不置可否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