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今年带着姜子延上门,大舅子看外甥来了,神色终于缓和了许多。

姜子延一直都对这个舅舅没什么印象,在姜瑜的记忆中,他从小被柳氏教导,让他少往舅舅家跑,时间长了感情并不深。

不过此番上门交谈,姜子延发现他这个舅舅还是很明事理的,是个直性子,以后倒是可以常来往。

至于林昭这边,整个王府都是喜气洋洋的。往年过年的时候,人家都是合家欢乐,唯独荣王府只能睹物思人。

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荣老王爷相当高兴。找回了一个亲孙子还附带赠送了一个小儿孙,他如今年老,四舍五入也算是儿孙绕膝了。

姜子延在初三的时候去了荣王府,给老王爷拜年。他和林昭的关系在老王爷面前过了明路,已经算是老王爷认可的孙媳了,所以专门给他包了个大红包。

这个年过得还算有滋有味,过去的一年,收获不少,新的一年也更有盼头。

这一年姜子延在京城逐渐闯出了些名气,姜记酒坊和茶话坊生意十分火爆,分店都开了好几家。

还有西郊的酿酒坊,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他不仅有以前沈周给他的令牌行方便,还有荣老王爷在背后给他保驾护航,生意越做越大。

而林昭在翰林院待了一年,由于他如今是荣王世子,过完年皇帝便将他调离了翰林院,提前让他去历练,让他做了京城附近临安县的一个县令。

姜子延也开始将生意向外扩展,美酒不方便运输,因为大魏朝的路很不平坦,官路还稍微好一些,不过大部分也都是碎石垫的,不像土路没有坑坑洼洼而已。

姜子延觉得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得先修路。

不如第一条路就先修往临安县。

他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见林昭不方便这才有了这个念头的。

不过这年头修路不能全都依赖青石板,平滑的青石板不易得,也只有京城这种大城里面才会用青石板铺路。

还是要抓紧时间先将水泥鼓捣出来才行。有了水泥,不管是修房子还是修路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