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的时间姜子延忙的脚不沾地,有些地方他得亲自盯着,生怕泥瓦匠们没有理解对他的意思,将房子给修差了。
厂房的修建还是很快的,基本上都是修葺好两三间就直接投入使用了。
所以姜子延安排的是一批一批的招人,每次都有名额限制,好多人为了争抢着一个名额,一大早天不亮就去人事处门口排队。
小半年的时间过去,几十间厂房全部都修建好了,还另外修建了七八个三层的家属院。剩下的一些都是修建的民房。民房所在的位置以前都是荒地,姜子延打算将这里开发一下,全部盖成民房低价出租出去。
不管是自己居住还是充当门面房做生意,总归都是个落脚的地方。
时间长了,住在这里的人渐渐多了,街道就会慢慢的有烟火气了。
官府不是没想过为城西的百姓们盖房子,但是这个造价太高了,财政上根本拨不出这么多银两专门给他们修房子。
每年都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之类的事情发生,官府的财政要预留着应对突发紧急的事情,不可能会拨出那么多钱来。
而在以前,那些富商投资的都是一些繁华又有价值的地段,谁会愿意来又脏又乱的城西做投资。
但姜子延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他在这边开造纸坊,一方面能够挣钱,一方面能够拉动城西老百姓们的经济,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互惠互利,一举两得。
这次官府给的优惠价算是意外之喜,仅仅半年的时间,城西仿佛变了个模样。
街上的乞丐变少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又脏又乱。若是观察的仔细,还能看到有一部分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的去造纸坊做工。
造纸坊扩大规模的计划如愿达成,姜子延十分高兴,他特地在城中的酒楼里设宴款待了在这件事上出过力的人,甚至还邀请了崔昌一起。
只是崔昌临时有事,没能过来。姜子延便说等最后一批民房建成之后邀请他一起过来剪彩。
崔昌不知剪彩为何意,但从字面上大概也理解了一下,应该是庆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