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电话、西装、钢笔,几乎就是「社会成功人士」的标志,自然要显摆出来。
几十年后的社会精英们,有一段时间也流行抱着双臂、微微侧身面对镜头微笑的拍照姿势。
照片贴出去后,人群就乌央乌央地涌过来。
他们围在照片下面,望着这些临河县的万元户,眼里充满了艳羡与钦佩。
有人咂着舌头问:“啧啧,人家是怎么赚到一万块钱的?”
立马有人响应:“是啊,人比人,气死人,为什么咱们起早贪黑,勉强能吃饱穿暖,人家是怎么混的?”
“你看,那边还有个女的,人家一个女的都能当万元户,咱们还不如一个女的!”
旁边的人斜眼望着说话的人,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嫌弃:
“刚从山里出来吧?连这位女同志都没听说过?人家那女同志可了不得,你也不打听打听,临河县有几个人能比得上这位女同志?”
刚才说话的人满脸愧色,小声问:“谁呀,那么大来头?”
“我跟你说——”那人如数家珍地开始宣扬程雪飞的种种光辉事迹。
——
万元户大会那一天,程雪飞和另外二十七名万元户,胸前挂着大红花,站在一辆敞篷卡车里,在县城两条主干道上游街。
锣鼓队跟在后面,卖力地敲打着,敲的震天响。
整个县城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还有不少各个乡镇来的父老乡亲,也为自己家乡的万元户加油鼓劲。
街道两边全是人。
一眼望不到头。
程雪飞本来以为不会喜欢这样形式化的场面。
但等真正融入到那个场景里时,听着节奏感强烈的锣鼓声,和激情洋溢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