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不喜欢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封霖语气平淡地说, “没有必要, 只会把麻烦的事变得更麻烦。”
因为封峥这个不靠谱的“父亲”,年幼时, 只要封霖露出一点不高兴的表情,立刻就会有无数人用假意怜悯的语气, 将原因归结到他家庭不睦、父亲不称职、母亲管不住丈夫上去。无论他怎么解释自己不在意封峥这个人,都只会被大人认为是——“这么小的孩子就会逞强了”、“封家果然吃人”。
那之后, 封母会以泪洗面, 打电话指责封峥, 然后封峥就会回来跟封母吵一架。封爷爷则会给他讲许多做人的道理,一遍遍告诉他坚强和独立的重要性。
最后事情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只会愈演愈烈。
后来他不再表达除了高兴、激动和惊喜之外的消极情绪,以为这样就能让封母稍微安心一点,可过不了多久,又会有人说“这么小就学会了强颜欢笑”,结论又是“封家果然会吃人”。
无聊透顶。
母亲过世之后,他慢慢连积极的情绪也懒得外放。封爷爷继续日复一日在教他做人的道理,直到发现他步入了青春期,仍然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
不知不觉,儿时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唯有杨奕钦的存在,能让他无意识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
想到这里,封霖的视线再次落在了杨奕钦身上。
杨奕钦看了过来,朝他轻笑:“我觉得你表情很多,从一开始就是。”
初遇时,封霖那鹰睃狼顾的视线,让人根本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