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会不会是她们发现了什么?

应该不至于,当时姜善走丢之后,姜家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到她头上,甚至是柚柚这么鬼精鬼精的一个小人儿,也不认为她是故意的。

阮雯雯心烦意乱,一路走回姜家。

屋子里漆黑一片,她快步走着,去里屋找她们是不是又拿走了什么把柄。

大晚上的,姜成和姜果听被这动静,出来看了一眼。

“妈妈,你在找什么呀?”姜果问。

阮雯雯被吓了一跳,迅速说道:“随便看看。”顿了顿,她试探道,“我想你弟弟了,果果,这两天,柚柚有没有说起你弟弟?”

“好久没和柚柚一起玩了。”姜果拍了拍脑门子,转头对姜成说,“早知道刚才给柚柚留个小笼包,她还没吃过呢。”

姜成没出声,只是紧紧盯着后妈看。

好奇怪,为什么她突然提起弟弟?

一个曾经试图将柚柚卖掉的后妈,真的会想念弟弟吗?

……

第二天一大早,姜焕明回来了。

他昨天在国营饭店吃饱喝足,又回以前的宿舍和老工友们说说笑笑,喝了几杯酒,之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别提有多高兴。

稀罕事这么一闹,也就一开始被人笑话得厉害些,可现在不也没啥了?

连法律都允许感情不和的两口子离婚呢,离婚证一领,他和孟金玉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可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往后,他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妻子,有一对能在事业上帮到自己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他心情好了,脸上就挂着笑,碰见正要去上工的生产队队员们,还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一个大娘见他笑眯眯的,就凑上前问道:“焕明,你和金玉咋样了?”

“啥咋样啊,离了!”姜焕明语气随和,“婶子,现在不兴盲婚哑嫁,城里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的,我和金玉早就没感情了,早离了早好。”

大娘拖长音“哦”了一声,纳闷地问:“那你和那个——家里那啥雯,就是自由恋爱?不过你们俩以前到底对不住金玉,将来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金玉和孩子们能好受啊?”

姜焕明一笑:“婶子,这就是你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了。现在离婚的人虽然不多吧,但也不是没有,感情不好,在一起也是互相折磨,倒不如早点分开呢!我们还有这么多小孩,就算离婚了,以后也是亲人啊。”

姜焕明强行在给自己挽尊,不过大娘听不明白,她只能听懂最后一句话——

以前的俩口子,现在变亲人了,那关系应该也不差吧?

凤林村的村民们和姜家人一样,总认为学历最高、最有出息的姜焕明说出的话,就是至理名言,尤其大娘还是个墙头草,风一吹,立马就往他这边倒。

这会儿她琢磨着在城里待惯了的人,思想就是特别进步,他们离婚又结婚的,自己也不当回事儿,那外人还有啥好说的!

说不定孟金玉心甘情愿地祝福前夫和阮雯雯呢。

大娘心里有数了,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跟其他妇女好好说一说。

人家孟金玉都不急,他们急啥呀?

姜焕明给人洗脑成功,心满意足,转身就要回家换衣服上班去。

正好这时,他远远地看见孟金玉拉着柚柚的手从村尾出来。

大娘的眼睛亮晶晶的,瞅瞅姜焕明,又瞅瞅娘俩。

一些生产队队员也停下脚步张望。

这就是能够证明自己的时候了,家丑不可外扬,既然已经外扬了,那离婚之后能和平解决不愉快,也不迟。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姜焕明笑容满面,语气和善:“你们上哪儿去?手上拿着啥呢?柚柚打扮得这么好看,是进城吧?”

话音落下,他还伸手,想要揉揉柚柚软绵绵的头发。

然而,小团子动作灵活,脑袋瓜子往后一躲,“咻”一声,跳到一旁去了。

姜焕明的手僵在半空中。

“滚一边去。”孟金玉冷淡地丢下这句话,牵着小闺女走了。

刚才的墙头草大娘看着这一幕,“咦”了一声:“她让你滚一边去。”

姜焕明吃了瘪,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刚才他侃侃而谈的那些话,就像是反过来,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

生产队队员们看够了好戏,领工具上工去了,边走还边议论着。

“哪有啥和平相处,姜焕明就是个负心汉,金玉才不原谅他呢。”

“能干出刚离婚就要结婚的事,他可真好意思。还以为金玉要配合他做戏呢,没想到人家压根懒得搭理他,让他滚一边儿去!”

“不过,金玉带着娃上哪儿去?今天不上工啦?”

“听说请了假,又要去镇上找娃了。她也不容易,一个女人带着娃,要赚工分,还要顾着孩子。要不是村长家好心,帮她照顾小闺女,估计这日子更难过了。”

“她那个小儿子,都丢了十天半个月了吧?派出所都上过好几回,连公安同志都找不到,她怎么可能找到呢?”

“估计早就已经被拐了,压根不可能找得回来。”

……

一大早,阮雯雯抱着个大盆上溪边洗衣裳,远远地,就听见村民们的话。

她抿着唇一笑,更加卖力地搓衣服了。

这时,不远处一个人走过来。

阮雯雯看仔细了,才发现是生产队副队长。

“队长好。”阮雯雯赶紧站起来。

“你来这么多天了,咋还不下地干活?”副队长问。

阮雯雯一愣,她不想下地,反正姜焕明能挣钱,她有吃有喝,为什么要下地干活?

她才不稀罕那几个工分。

“劳动是最光荣的,我不管你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只要来了村里,就得下地。”顿了顿,他指着不远处的知青点,“知青点里那些小知青也是被娇惯着长大的,而且他们还有文化,都是读书人!你看,就算是读书人,不是也得撩起袖子挥锄头吗?更何况是你?”

生产队里正副两个队长都是大老粗,每天拿着口哨,一片片田地逛着,盯着干活时磨洋工的队员。

阮雯雯早就被他们盯上了,这会儿都没能偷几天懒,就被拉去地里干活。

阮雯雯想着千万别分配她去玉米地,谁知好巧不巧的,只剩下玉米地缺人了。

“副队长,能不能给我换别的地里去?我碰了玉米穗,浑身都痒,好几天都好不了。”

她以前在城市长大,没干过农活,前阵子假装是孟金玉时,倒干了一段时间,只是总爱偷懒。

现在所有人都盯着她,她没法偷懒了,就想着让副队长给换个轻松些的活儿,上回玉米穗戳着手那种瘙痒难忍的感觉,她到现在还记得呢。

“你来了我们生产队,就得好好干活。大家都是一样的,你不愿意干的,人家也不愿意,可你看看人家,谁喊苦,谁喊累了?”副队长没好气道。

放眼望去,玉米地里确实已经有不少队员了。

秸秆叶子已经干了,玉米粒颗颗饱满,看着黄澄澄的。

队员们用力挥着镰刀将玉米杆割倒,一整排一整排摆着,一些在地里帮忙的孩子没这么大力气,就齐心协力,使尽吃奶的劲儿也要将玉米的皮掰下来。

虽然很累,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样一相比,就显得阮雯雯的思想觉悟非常低了。

“可是我——”阮雯雯抿了抿唇,迟迟不愿意下地。

听见动静的大队长走过来,沉着脸说道:“收玉米是多难的活儿?比起来都算轻省的了,痒点就痒点,咬咬牙克服一下不就好了?”他皱着眉说到这里,又上下打量了阮雯雯一眼,“你这不是已经穿长袖长裤了?遮着手臂和腿已经够了,难道还想穿上大冬天的厚棉袄去?农村媳妇没这么娇气!”

阮雯雯被一顿指责,低下头。

地里其他队员早就知道要来收玉米,通通是全副武装,穿着长袖长裤就不必说了,还戴了帽子和手套,甚至连脖子都遮盖得严严实实的。

“你到底去不去?”大队长说。

阮雯雯很委屈,泪光闪闪,可没人怜香惜玉,最后就只好硬着头皮下地了。

她伸手,一不小心就碰着了玉米穗,刚想要躲开,又不小心被扎到。

她痒得受不了,眼泪一个劲往下掉,用手背擦了擦,眼底下立马起了一整排的红疹子。

一想到接下来还要连收好几天的玉米,阮雯雯更想哭了,颤抖着肩膀,眼泪往下掉。

只可惜,她哭得再可怜,痒得再厉害,都没人搭理,大家都忙着收玉米呢。

……

柚柚跟着孟金玉坐公交车去镇上。

一路上,孟金玉拿着写好的寻人启事,心情焦灼,而柚柚则捧着自己昨天在姜家找到的照片,一刻都不敢松开。

这是去年在照相馆拍的照。

当时姜果在镇上念书,见同学都上照相馆拍过照,自己也闹着想拍照。

孟金玉拗不过她,就同意了。

当时,柚柚和善善比现在还小,孟金玉想着这么小的娃上公交车也不买票,就带着他俩一起来了。

一张照片很贵的,要好几毛钱。

钱都给了,那当然是能在相片里挤几个人,就尽量挤几个。

因此这张照片,就是姜家三房的全家福。

相片中,姜焕明和孟金玉肩井肩站着,看起来很不熟,还好有几个小孩在其中缓解气氛。当时,姜果做了个鬼脸,姜成正在制止,柚柚掩着嘴巴偷笑,而善善懵懵懂懂,眨巴着眼睛,一脸好奇。

虽然照片中的姜焕明看着怪晦气的,可几个孩子笑容满面的逗趣模样,还是让孟金玉的嘴角不自觉扬起。

母女俩到了镇上,就立马去当时姜善走丢的那条路找人。

“同志,你看过照片里这个小孩吗?”

“个子大概到这里,话不多,眼睛特别大。”

“照片里他才两岁,今年长开了一点,但五官变化不大……”

孟金玉一路走着,一路问,虽然她知道这相当于大海捞针,找到姜善的机会微乎其微,但不论什么办法,都得试一试。

“妈妈,寻人启事呢?”柚柚说,“我们贴在墙上,好不好?”

“不行,街道办事处的人会撕掉寻人启事的。”孟金玉说着,目光突然落向不远处的一些门店。

那边上有一间布料店、一间馄饨铺,再往前几步,就是当时柚柚和善善跟着阮雯雯去的供销社了。

孟金玉带着柚柚去了布料店门口:“同志,这寻人启事能放在你这儿的柜台吗?”

布料店的老裁缝抬了抬眼皮,飞快地扫了她一眼:“什么寻人启事?找人得去找公安。”

“我们报过公安了,但是——”

孟金玉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那我也没办法,我们这儿又不负责找人。”

孟金玉捏着手中的寻人启事。

正当她考虑说辞时,柚柚将寻人启事拿了过去。

她走到柜台前,小脚踮着,将寻人启事和照片一起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