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学校门外的学生都步履匆匆,要么和父母提着行李进去,要么和朋友边走边聊天。李一里以为没有人会注意自己,便小跑着准备进学校,但她经过那些人的时候,还是感觉到身后打量的眼光。
她不禁有些难为情,便停下了脚步,低头扯了扯皱起来的衣服。
身旁的人都穿着比自己小好几码的校服却仍显宽松,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李一里成了最格格不入的那一个。早先她还觉得没什么,但今天忽然看到了公交上的那个女孩,不知怎么的,忽然就在意起了自己的身材。
硬着头皮跑到校门口的时候,隔老远她就看到年级主任站在门边,用堪称凌厉的目光扫射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
盛夏时节,高一高二还在放假,门外学生寥寥。李一里整理好外套,扒拉好凌乱的头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去。一转身,正对学校大门,“芜城一中”悬在头顶,越过铁门,李一里就能看到学校小前坪上拉着的横幅。
——你好,高三。
第3章 目光
走进学校后,李一里方才没有了先前的狼狈。进入高三,教室宿舍都会迁到另外的楼里。李一里拖着行李箱,走过了熟悉的高一高二楼,东拐西拐,才看到了一栋标有“高三女生公寓楼”的白色建筑。
其实学校提倡高三生走读,说是能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一些家长望子心切,早不早就联系好了,但学生们心里清清楚楚,就是因为宿舍环境不好,怕学生出问题,才用那样的说辞。
李一里一开始也想过,只是刚跟母亲开了这个口,那边回过来一句:“谁去陪读?”自此李一里也没再提过,想着反正只有一年,撑过去就好了。
只是没想到假期刚到一半,不知道为什么上面知道了情况,给学校下了文件,要保证学生们的住宿条件,于是学校紧赶慢赶,才在开学前建好了一批,但因为时间紧迫,修好的几栋就先给高三住了。
哼哧哼哧地爬上最顶层时候,李一里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整个年级一共28个班里,李一里刚好就在最后一个班。28班的教室在教学楼顶楼,宿舍也一直分的最后几个。
李一里时常会想,不知道这几年看了多少遍顶楼的风景。
学校估计受了什么刺激,在建设上砸了重金。墙上,地面,都贴了纯白色的瓷砖,窗户都从老旧的开合式窗户,外面还带几根铁杠的那种,统一换成了崭新的不锈钢窗户。门也不是自己快看吐了的黄色,而是换成了带锁的铁门。除了还有一些淡淡的味道,李一里对这些还挺满意。
用群里那些先到宿舍的人的话来说,这才像一个高中宿舍该有的样子。
走过一扇又一扇的门,李一里仔细的在门上贴着的挂牌里寻找自己的名字,终于,在倒数第二个寝室前,李一里停下了脚步。
推开门,寝室里空无一人。只有几个下铺和上铺都铺上了被褥。寝室门前是一条公共走廊,走廊外墙不再是铁栏杆,而是换成了一排透明窗户。而寝室内部,进门左侧就是卫生间。卫生间外面是水槽,里面被几面矮墙分成了五个小格间。六个上下床,十二张床铺被分隔在房间两侧,中间走廊不算宽,但尽头却是一个大窗户。高楼层的好处在于,往窗户外望去的时候,不会有高高低低的房子遮住视线,这样就能看到更远更蓝的天空。
李一里找了个窗户左侧的上铺,踩着栏杆,整理好了自己的东西。放好行李后,李一里背着书包,拉开了寝室的门。她最喜欢这个宿舍的地方,就是不管是进来还是出去,只要推开门,就会有一片广阔的天空迎接她。
找完宿舍,李一里又得马不停蹄地去找教室。可一走出宿舍楼,李一里就懵了。
自己前两年一直在那边活动,高三楼这边只是偶尔会经过,但一下要从宿舍找到去教学楼的路,对于一名顶级路痴来说并不容易。
李一里看了下表,发现离班主任规定的报道时间只差一分钟了。她干脆破罐子破摔,抬脚朝一个方向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希望能摸出一条路来。
这边的建筑布局和那边的不一样,少了些弯弯拐拐的路,却比那边安静不少,沿路走去,路边植有一排排的大树,甚至还有几个大花坛。前两年,教学楼和学校外面大街只隔着一堵墙的时候,李一里天天听着窗外的喇叭声上课不知道有多崩溃。
找也没有找多久,绕过一个花坛后,一栋建筑出现在了李一里面前,没有那边两栋楼的“花枝招展”,这栋楼全是用的白色瓷砖。进出的三个门前,左边的贴着会考成绩光荣榜,右边的贴着名牌大学的名单,正中间摆着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一看就是高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