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成何体统!”他惊怒得连礼仪都忘了,瞪着澹台雁大吼,“陛下!后宫妇人怎可登堂入殿,参与政论,这、这简直是罔顾人伦纲常,背弃祖宗教训!”
褚霖浅浅蹙起眉:“崔公慎言。今日朝堂之上不论政事,只辩是非,崔公忘了吗?”
昨日林颖芝惊天一告,参崔氏嫡女有谋反之嫌,又请褚霖开三司会审,还要崔氏亲族一概回避。
若是其他案子,这样做并无不可,只是崔氏根深叶茂,子弟布列显要,且世家沿续百年,阀阅婚媾,相互之间血脉联通,要在大衍朝廷上找出足够位高权重,同崔家从无往来,又能够秉持公正的官员,着实艰难。
虽前头唱的一出“白玉计”令各世家看得分明,崔氏之过众人填补,崔氏之利只在崔氏。他们即便在这时护了崔氏,帮了崔氏,最后也只得光耀崔氏一家门楣,他们不但毫无益处,反而容易惹得一身腥。然而毕竟是这么多年的交情,哪家没有几个姓崔的女眷,各家就算碍于面子也不好做那等落井下石的小人。
更何况,崔家究竟会不会落井,还得看呢。
但形势终究不同了,且不论寒门同世家算是撕扯破了脸皮,就说各家族内也总有几个不听话的小辈,朝堂上自然有人顺着出言反驳崔敬晖。
“左相不必着急,今日朝堂之上只论是非,只看罪由,皇后娘娘既然是事主,到场观案也没什么离奇的。大人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
崔家还没倒呢!崔敬晖气得眼都红了,指着那出言放肆的小子:“……你!”
澹台雁坐在上头听了半天才听明白,这是要在明德殿上,借着早朝的辰光断案详刑了。
林颖芝提出的三司会审,须得有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抽调高级官员共审案件,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宗亲监审。
只可惜崔氏半朝亲族不是说说而已,拨来算去,就连大理寺自己都配不齐员。
众人闹得不可开交,崔氏闹着说他污蔑人,而大理寺这头不能提审,又确实不知该如何推进查案,正在为难之际,还是褚霖出来拿定了主意。
既然三司会审不行,那就干脆众臣共审,满朝会审,大理寺将掌握的证供和人犯都押上明德殿,由他这个皇帝亲自监审。
是非清白如何,公理自在人心,无论崔氏清白与否,都该有个说法。
?
第54章
崔氏自然不肯。一则此事崔从筠着实是被人陷害,且崔氏其他人都并不清楚详细,如何就能成了全族罪过?二则皇后全须全影,无病无灾,崔从筠的小小过错也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在他们看来,皇帝分明就是借题发挥,想要铲除崔氏!
褚霖确实是借题发挥,而这么多年来,想要动摇世家的也不止他这么一个皇帝,崔氏岂肯善罢甘休,当即准备着要反击。
以崔氏半朝亲族布列显要的地位,想要反抗皇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书乞骸骨——朝堂上的臣子全都告老还乡,皇帝身穿龙袍也不过就是个空架子。
然而这一招数,在先前弹劾皇后时就已经用过了。崔氏也算精明,为了试探皇帝的意思,几个身在工部的崔氏官员同日上书辞职,直言自知不得上亲眷顾,宁愿辞官归乡故里。
辞官的崔氏官员都出身水部司,他们上书辞官之后便抱病在家,底下司众也都得了授意不敢作为,于是水部司立时瘫痪,正逢江南道叫着闹水灾,工部本该派人下去查看详情,修补缺漏以待来岁春汛的,这样一来也无人能去了。
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教训,算不上伤筋动骨,崔氏算盘打得响,他们这群人虽眼下得罪了皇帝,但等到皇帝发觉朝中无人的要紧之处,自然会乖乖前来认错,这群水部司的官员也就能原地痊愈,继续为国效力,为君效忠。
谁知道辞官信一上去,还没送到皇帝的案桌前头呢,尚书令裴是非亲自批了他们的辞官请求,又立刻提拔几个原在水部司打杂的小吏填补了空缺,那几个小吏在水部司窝了好几年,倒是比只知道通观全局的崔氏子弟更懂得如何做事,其才学更是不逊于世家子弟。
后来才知道,这几人都是寒门出身,同裴是非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桃李名分。
而尚书省本该统管六部,裴是非身为尚书令亲自过问一司事务,虽是大材小用,却也无可指摘。
崔氏釜底抽薪的一出,反倒让他人填了柴火,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崔氏是再不敢辞官相逼了,毕竟虎视眈眈的除了寒门,可还有时刻窥伺着的其他世家!
寒门那头绝不会伸出援手,世家这头也并非铁板一块,区区一块美玉,便让向来同崔氏来往甚深的卢家、郑家纷纷袖手旁观。